[发明专利]一种隔声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6072.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念眉;李姜;任洪燕;郭少云;文豪;彭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7/92;B29B9/00;B29K23/00;B29K27/06;B29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赵丽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新材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步骤:在110-250℃的温度条件下,将隔声层材料和阻尼层材料分别挤出;
S2步骤:将挤出后的所述隔声层材料和所述阻尼层材料在130-250℃的温度条件下叠合,再在130-250℃的温度条件下切割和分层叠合,接着压制牵引得所述隔声阻尼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在110-250℃的温度条件下,将所述隔声层材料和所述阻尼层材料在微层共挤出装置的第一挤出机和第二挤出机分别挤出;所述S2步骤中:将挤出后的所述隔声层材料和所述阻尼层材料在分配器中叠合,再经倍增器切割和分层叠合后从出口模中流出,接着压制和牵引得所述隔声阻尼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温度为150-2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的温度为160-220℃,所述倍增器的温度为160-220℃,所述出口模的温度为160-2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还包括将胶粘层材料投入到所述微层共挤出装置的第三挤出机中挤出,所述第三挤出机的各段温度为110-250℃;所述S2步骤中还包括将挤出后的所述胶粘层材料与挤出的所述隔声层材料、所述阻尼层材料在所述分配器中叠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挤出机的各段温度为150-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分子基体和第一填料在温度为130-210℃的条件下混合造粒,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高分子基体为80-120份,第一填料为30-100份,所述第一填料为纳米碳酸钙、硫酸钡和铁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基体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弹性体和第二填料在温度为80-150℃的条件下混炼6-12分钟,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弹性体为90-110份,所述第二填料为20-40份,所述第二填料为炭黑、片状石墨、氧化铝粉、碳纤维或氧化锌晶须,所述弹性体为丁基橡胶、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或聚烯烃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氯乙烯和氯化丁基橡胶在为80-150℃的温度条件下混炼,所述胶粘层材料中的所述聚氯乙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70%,余量为所述氯化丁基橡胶。
10.一种隔声阻尼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隔声阻尼材料制备得到,所述隔声阻尼材料为隔声层材料和阻尼层材料交替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0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负极石墨自动上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池自动上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