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2413.1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震;侯砚泽;左光;郭斌;李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B64F5/60;G01M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飞行器 气动 测量 引压孔 布局 设计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的布局模式分析与选择;进行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的位置优化与确定;进行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的数量优化与确定。本发明通过在引压孔布局模式、引压孔冗余配置方面对气动热的考虑,实现了引压孔布局对进/再入气动热的适应,确保了飞行测试可靠性,适用于近地轨道、深空探测进/再入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测量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气动参数辨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力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属于航天器气动与导航测量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器气动参数测量是验证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的关键工作,国内外航空器和航天器多在飞行试验中进行了气动测量工作,如战斗机试飞验证、航天飞机和返回舱再入返回的气动参数辨识等,都包含气动参数测量工作。
气动参数测量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器载传感器敏感飞行器所受的力,结合飞行器前端若干引压孔压力测量数据表征的外界流场环境,辨识飞行器动压、攻角和侧滑角等气流角,进而精确解算气动力参数。由此可见,合理布置飞行器前端的引压孔布局以全面精确敏感飞行器所在流场,是气动力高精度测量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满足行星际进/再入和近地轨道再入气动测量需求。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的布局模式分析与选择;进行所述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的位置优化与确定;进行所述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的数量优化与确定。
对于上述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在所述引压孔布局模式分析与选择步骤中,若所述钝头体外形再入飞行器迎风面不同区域的压力分布存在多峰现象,则采用圆周布局,在所述飞行器钝头表面沿圆周方向布置多个测点,以全面获取压力分布信息;若所述飞行器外表面流场分布特性均匀变化,迎风面不同区域压力分布单调变化,则根据外表面压力分布梯度,采用十字布局或丁字布局。
对于上述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其中,所述引压孔的位置优化与确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1)通过数值模拟首先确定压力敏感位置,所述引压孔位置选在所述压力敏感位置,而后,经风洞试验确认数值模拟确定的所述引压孔位置,并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优化调整具体布局位置;(2)采用优化算法分析、评估并确认所述引压孔位置。
对于上述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在采用所述优化算法的方式中,利用敏感度矩阵来量化特定位置引压孔对于攻角α、侧滑角β、冲压qc的测量敏感程度,选择敏感程度满足要求的位置布置所述引压孔。
对于上述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方法,在所述引压孔的数量优化与确定步骤中,所述引压孔数量的确定,基于测量的角度,针对攻角、侧滑角、动压测量影响敏感度、气动热导致引压孔堵塞概率对所述引压孔进行冗余配置,并结合气动测量算法进行确认与风洞试验,获得最终引压孔布局。
本发明适用于近地轨道、深空探测进/再入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测量任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引压孔布局模式、引压孔冗余配置方面对气动热的考虑,实现了引压孔布局对进/再入气动热的适应,确保了飞行测试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设计与优化流程示意图;
图2是钝头体外形飞行器气动测量引压孔布局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未经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对接式车载扶梯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颗粒速差下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