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0553.5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4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传仕重工(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H57/028;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齿轮 关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臂的减速器关节,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所使用的减速器的关节结构中,都是采用一个齿轮的形式,且该齿轮安装在入力轴上相对电机驱动端的另一端上,这就使得入力端的扭力传递给单齿轮且离受力端较远,从而容易产生曲轴扭转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曲轴的断裂现象,从而易造成整个关节的使用寿命的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曲轴断裂,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的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其包括:
入力轴,其与驱动装置连接;
曲轴,其与入力轴平行设置;
两第一齿轮,其相对称地套设于入力轴上;
两第二齿轮,其相对称地套设于曲轴的相对两端部上,一第二齿轮与一第一齿轮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另一第二齿轮与另一第一齿轮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主要设置了入力轴、曲轴、两第一齿轮和两第二齿轮,入力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曲轴与入力轴平行设置,两第一齿轮相对称地套设于入力轴上,两第二齿轮相对称地套设于曲轴的相对两端部上,一第二齿轮与一第一齿轮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另一第二齿轮与另一第一齿轮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曲轴的两端形成双齿轮结构,从而使得曲轴的两侧受力时可以做到平均对曲轴的施力,从而有效地克服曲轴的扭转现象和断裂现象,从而有效地延长整个关节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入力轴的相对两端部外还对称地设置有第一轴承档和第二轴承档,其分别连接轴承。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相较于现有的悬臂支撑形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及振动现象。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轴承档的长度长于第二轴承档的长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噪声及振动现象。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二轴承档通过轴承连接驱动装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入力驱动作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驱动装置为电机。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地形成入力驱动作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曲轴的相对两端部外还对称地设置有第三轴承档和第四轴承档,其分别连接轴承。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地平衡曲轴两端的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入力轴 11.第一轴承档 12.第二轴承档 2.曲轴 21.第三轴承档 22.第四轴承档 3.第一齿轮 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的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入力轴1、曲轴2、两第一齿轮3和两第二齿轮4,入力轴1与驱动装置(未示出)连接,曲轴2与入力轴1平行设置,两第一齿轮3相对称地套设于入力轴上,两第二齿轮4相对称地套设于曲轴的相对两端部上,一第二齿轮4与一第一齿轮3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另一第二齿轮4与另一第一齿轮3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其中,驱动装置具体可以采用电机等已知的驱动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主要设置了入力轴、曲轴、两第一齿轮和两第二齿轮,入力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曲轴与入力轴平行设置,两第一齿轮相对称地套设于入力轴上,两第二齿轮相对称地套设于曲轴的相对两端部上,一第二齿轮与一第一齿轮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另一第二齿轮与另一第一齿轮设于一直线上并彼此啮合;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曲轴的两端形成双齿轮结构,从而使得曲轴的两侧受力时可以做到平均对曲轴的施力,从而有效地克服曲轴的扭转现象和断裂现象,从而有效地延长整个关节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减速器的双齿轮关节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入力轴1的相对两端部外还对称地设置有第一轴承档11和第二轴承档12,其分别连接轴承(未示出)。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相较于现有的悬臂支撑形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及振动现象。而为了加强这种效果,该第一轴承档11的长度还可以长于第二轴承档12的长度。该第二轴承档12通过轴承连接驱动装置(未示出),可以形成入力驱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传仕重工(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传仕重工(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