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和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7715.X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马衍伟;刘文杰;孙现众;张熊;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G11/50;H01G11/38;H01G11/2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导电 浆料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导电浆料制备的电极极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通常是由碳基材料:如活性炭、硬碳、石墨等,和粘结剂构成,但由于碳基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时电子电导率比较低,通常需要加入导电剂:如炭黑等,增加导电性。传统的电极浆料的制作方法为:将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有机溶剂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加入搅拌机或者分散机中搅拌一定时间后,即得极片浆料。但此法容易导致导电浆料分散不均匀,而且单独使用一种导电剂不能形成有效的立体导电网络结构。文献Electrochimica Acta 187(2016),134-142采用了硬碳作为负极材料,粒径为30~50um的炭黑作为导电剂,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尽管显示出了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特征,功率密度达到7.6kW/kg,但由于炭黑与碳基材料之间只是形成了“点-点”接触,不能形成三维的导电网络结构,对材料的电导率提高有限从而限制了其性能。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极导电浆料的分散,以及不易形成高效的导电网络结构和电导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分散性好、导电率高,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含有介孔石墨烯、导电碳黑及溶剂。所述介孔石墨烯与导电碳黑的质量比为1:9~1:1,所述介孔石墨烯比表面积为650~750m2/g,孔径分布集中在4nm,石墨烯层数在1~8层之间,电子电导率为10000~14000S/m,氧含量少于2wt%。
本发明在导电剂中添加石墨烯,利用介孔石墨烯独特的平面结构和电子导电率高的特点,可以与电极活性材料形成“点-面”接触,并结合导电剂中的炭黑,形成高效的三维网状导电结构。
所述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或N-甲基吡咯烷酮。
所述的导电碳黑为商业化导电碳黑产品,Timcal的Super C、Super P Li,日本DENKA公司的乙炔黑、日本科琴黑Ketjen Black ECP均可。
制备所述的介孔石墨烯的方法如下:
步骤1,将金属镁粉与氧化镁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放入密封耐压容器中,并在所述混合粉末中埋入钨丝线圈;
步骤2,使用分子泵将所述密封耐压容器压力降至2×10-4Pa,向所述密封耐压容器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所述密封耐压容器内压力为0.125-10MPa;
步骤3,使用直流电源对所述钨丝线圈施加直流电,所述钨丝线圈产生高温引发金属镁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得到黑色粉末;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黑色粉末置于稀酸中静置后,再使用去离子水抽滤洗涤所述黑色粉末至中性,得到滤饼,将所述滤饼冷冻干燥后得到介孔石墨烯粉体。
介孔一般是指孔径为2-50nm。本发明使用的介孔石墨烯对比商业化的石墨烯产品具有如下特点:1.介孔石墨烯孔径分布单一,集中在4nm,比表面积为650~750m2/g,层数为1-8之间,有利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充分接触,提高离子电导率,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2.介孔石墨烯电子导电率高达10000~14000S/m,远高于商用的导电型石墨烯,氧含量低于2wt%,作为导电剂与导电炭黑可以形成高效的导电网络,提高电极材料电子导电率,可以有效降低极片内阻;3.石墨烯具有高电容,电池组分与电容组分内并联,能提高电容器的比容量;4.石墨烯中的介孔可以吸附较多的电解液,能有效缩短离子传输距离;5.石墨烯作为二维材料会造成对锂离子扩散行为的阻挡作用,增长了锂离子的扩散路径,而介孔石墨烯可以克服这一缺陷。商用的石墨烯产品,以炭美公司生产的导电型石墨烯为例,其比表面积为400-600m2/g,电子电导率为800-2000S/m,孔径分布不均一,作为导电剂使用性能远不如本发明使用的介孔石墨烯。
本发明制备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的方法如下:
步骤1,将10~50质量份的介孔石墨烯加入溶剂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浆料A;
步骤2,在步骤1制得的浆料A中加入50~90质量份的导电碳黑,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浆料B;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浆料B超声分散,得到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