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优异的触感和尺寸稳定性的聚丙烯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8108.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琪;卢定均;金鹤洙;张景淳;金容頀;金东汉;夫雄载;姜秉旭;李升俊;金元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GS加德社;(株)瑞延理化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14;C08L23/12;C08L23/26;C08K13/04;C08K7/14;C08K3/34;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优异 触感 尺寸 稳定性 聚丙烯 组合 | ||
1.一种具有触感和尺寸稳定性的刚性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A,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A包含
(a-1)23wt%至60wt%的聚丙烯树脂,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是选自由均聚丙烯和具有5wt%至30wt%的乙烯含量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a-2)1wt%至7wt%的向其中引入5wt%至10wt%的极性基团的改性聚丙烯,以及
(a-3)38wt%至70wt%的长纤维增强材料;以及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B,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B包含
(b-1)16wt%至30wt%的具有5至30wt%的乙烯含量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b-2)30wt%至50wt%的具有10至50nm的晶体尺寸的热塑性橡胶,
(b-3)17wt%至28wt%的丙烯-乙烯无规聚丙烯,以及
(b-4)6wt%至15wt%的无机填料,
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A与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B的重量比是1:3.5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均聚丙烯具有40g/10min至1,300g/10min的在230℃和2.16kg下的熔融指数以及2至4的多分散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a-1)的所述丙烯-乙烯共聚物与(b-1)的所述丙烯-乙烯共聚物具有0.89至0.91g/cm3的比重以及25g/10min至130g/10min的在230℃和2.16kg下的熔融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a-1)的所述丙烯-乙烯共聚物具有5wt%至20wt%的乙烯含量并且(b-1)的所述丙烯-乙烯共聚物具有15wt%至30wt%的乙烯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a-2)的所述改性聚丙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极性基团选自由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以及有机硅烷化合物组成的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聚丙烯中的所述极性基团是5wt%至8.5wt%并且所述改性聚丙烯是1wt%至6.5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a-3)的所述长纤维增强材料是选自由以下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玻璃纤维、碳纤维、聚合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天然纤维以及金属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a-3)的所述长纤维增强材料具有4至21mm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b-2)的所述热塑性橡胶是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0.1g/10min至15g/10min的在230℃和2.16kg下的熔融指数、130℃至170℃的熔点以及0.86至0.87g/cm3的比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b-2)的所述热塑性橡胶是37wt%至48wt%。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b-3)的所述丙烯-乙烯无规聚丙烯具有70g/10min至100g/10min的在230℃和2.16kg下的熔融指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树脂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无机填料具有10微米或更小的平均粒径,并且是选自由以下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滑石、碳酸钙、硫酸钡、玻璃泡以及玻璃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GS加德社;(株)瑞延理化,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GS加德社;(株)瑞延理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81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