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挡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111.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朝;李宣秋;胡凯;纪红;宣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7207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变速箱 | ||
1.一种换挡变速箱,包括输入轴(1)、中间轴(2)和输出轴(3),所述输入轴(1)上连接有第一行星排(4)和第二行星排(5),所述第一行星排(4)上设置有第一离合器(10),所述第二行星排(5)上设置第二离合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10)和第二离合器(11)为换挡变速箱方向控制离合器;所述中间轴(2)上连接有第三行星排(6)、第四行星排(7)和第五行星排(8),所述第三行星排(6)上设置有第三离合器(12),所述第四行星排(7)上设置有第四离合器(13),所述第五行星排(8)上设置有第五离合器(14),所述第三离合器(12)、第四离合器(13)和第五离合器(14)为换挡变速箱挡位控制离合器;所述输出轴(3)上连接有第六行星排(9),所述第六行星排(9)上设置有第六离合器(15)和第七离合器(16),所述第六离合器(15)为换挡变速箱高速挡离合器,所述第七离合器(16)为换挡变速箱低速挡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4)包括第一太阳轮(41)、第一行星架(43)、第一行星轮(44)、第一齿圈(55)及第一制动齿圈(42),所述第一齿圈(55)用于换挡变速箱换向;
所述第二行星排(5)包括第二太阳轮(51)、第二齿圈(52)、第二行星架(53)和第二行星轮(54);
所述第一齿圈(55)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架(53)上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44)相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43)与所述第一制动齿圈(42)相啮合,所述第一制动齿圈(42)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10)实现制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星排(6)包括第三太阳轮(61)、第三齿圈(62)、第三行星架(63)和第三行星轮(64);
所述第四行星排(7)包括第四太阳轮(71)、第四齿圈(72)、第四行星架(73)和第四行星轮(74);
所述第五行星排(8)包括第五太阳轮(81)、第五齿圈(82)、第五行星架(83)和第五行星轮(84);
所述第二行星架(53)、所述第三行星架(63)和所述第四行星架(73)依次固定相连,所述第五行星架(83)与所述第四齿圈(72)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行星排(9)包括第六太阳轮(91)、第六齿圈(92)、第六行星架(93)和第六行星轮(94);
所述中间轴(2)与所述第六齿圈(92)相连接,所述第六齿圈(92)与所述第六行星轮(94)啮合,所述第六行星轮(94)与所述第六太阳轮(91)啮合,所述第六行星架(93)与所述输出轴(3)相连接,所述第六太阳轮(91)通过所述第七离合器(16)实现制动;
所述第六离合器(15)设置在所述中间轴(2)和所述输出轴(3)之间,通过所述第六离合器(15)的接合来实现所述中间轴(2)与所述输出轴(3)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同时控制方向控制离合器中的任意一个、挡位控制离合器中的任意一个及高低挡离合器中的任意一个的接合,能够实现所述换挡变速箱不同的挡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1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