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耐久性水泥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5443.5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科 |
主分类号: | C04B7/147 | 分类号: | C04B7/147;C04B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5 | 代理人: | 向华 |
地址: | 10062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耐久性 水泥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耐久性水泥,本发明涉及具有高耐久性水泥是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随着机械工业的进步,水泥工业面貌改变很大。生产技术进步过快,而混凝土技术发展落后于它。水泥是混凝土的核心原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泥优劣决定了混凝土的优劣。水泥生产技术过快发展而混凝土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致使现代混凝土从理论到工程实践都出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混乱和问题。特别是现代水泥,它是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泌水和假凝、裂缝、干缩、徐变、碳化、耐久性等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水泥的“高细度、高含量(C3S)、高标号”,也就是所谓的“三高”水泥,尤其对混凝土裂缝不利影响越来越大,这已为许多工程实例所证明。以机场跑道工程为例,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修建的许多军事和民用机场,道面混凝土至今保持完好,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修建的混凝土道面在三五年内就出现很多破损。此外,例如陕西省渭惠水渠是20世纪30年代由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修建的,至今已80多年,许多桥涵设施还保持完好,而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后修建的水利工程却出现严重破损,诸如此类实例还不少。据资料记载,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将水泥中的C3S含量由30%提高到50%,细度由大于75μm颗粒含量为22%修改为零。在70年后对1930年前后修建的桥梁进行调查,发现1930年前修建桥梁有67%基本保持完好,而1930年后修建的桥梁只有27%基本保持完好,日本也存在类似情况。
特别是在许多房建施工工地,人们喜欢使用比表面积高、终凝时间短、3天强度高的水泥。但对这种水泥引起的混凝土水化热集中、收缩大、裂缝比较严重等问题,现场工程师却束手无策。
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与分析总结,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耐久性水泥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所述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具有高耐久性水泥。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久性水泥的生产方法。高耐久性水泥的生产流程参见附图1。
将82~90重量份钙质原料、0~2.0重量份铝质原料、5.0~8.0重量份硅质原料与5.0~8.0重量份铁质原料混合得到一种生料,然后这种生料与煤粉在水泥窑内在煅烧温度1300~1500℃下煅烧,得到一种高耐久性熟料;
其中,所述的钙质原料是石灰石、泥灰岩、白垩或贝壳天然原料,它含有以重量计CaO≥48.0%、2.0%≤MgO≤4.0%与R2O≤0.30%以及少量的SiO2、Al2O3与Fe2O3,或者是由电石水解得到的以氢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满足成分要求的电石渣;
所述的铝质原料是页岩、铝矾土、粉煤灰或赤泥,它含有以重量计Al2O3≥25.0%与R2O≤0.80%;
所述的硅质原料是以石英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石英砂岩、河砂或江砂,它含有以重量计SiO2≥80.0%与R2O≤0.60%;
所述的铁质原料是铁矿石、铁粉、硫酸渣、铜矿渣或其它金属冶炼废渣,它含有以重量计Fe2O3≥25.0%与R2O≤0.70%;
其中R代表以钠当量计算的综合碱含量,R2O=0.658×K2O+Na2O;所述原料的粒度在20mm以下为以重量计≤25%;
所述生料的粒度在0.08mm以下为以重量计≤15%,在0.2mm以下为以重量计≤2.0%;
将85~90重量份所述高耐久性熟料、2~5重量份石膏、0~5重量份粉煤灰与0~5重量份高炉炉渣粉研磨得到所述的高耐久性水泥;
所述的石膏是天然石膏或工业副产品石膏,它含有以重量计SO3≥40.0%、R2O≤0.30%与Cl-≤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科,未经杨文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