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小豆果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2411.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段义忠;王建武;孙林涛;苏乐平;郭建华;张拓;陈妙妙;刘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1/00 | 分类号: | A23L21/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小豆 果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小豆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冻是一种西方休闲食品,呈半固体状,外观晶莹,色泽鲜艳,口感软滑。本果冻是以水、绵白糖、果冻粉、果冻粉、卡拉胶、红枣汁及红小豆汁等为主要原料,经酶解、熬煮、调配、灌装、杀菌及冷却等多道工序制成。果冻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调节肠道功能,特别是润肠通便,常食可增加肠道内湿润度,改善便秘。有些果冻还加入了低聚糖,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加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加强消化吸收功能及减少患病概率的作用。另外,果冻本身能量低,几乎不含蛋白质、脂肪等任何能量营养素,可改善人们日常饮食中摄入高脂高能量超标的现象。
目前市场上果冻多以果肉果冻和果味果冻为主,产品单一,且大多数生产原料中没有果汁果肉,而是果味香精和食品色素等多种食品添加剂。这样的果冻营养价值不高,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小豆果冻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小豆果冻,按质量百分比计,其配方包括以下组分:8.20%~9.70%的红小豆汁、9.06%~10.06%的果冻粉、6.72%~9.32%的绵白糖、卡拉胶,余量为水,其中,卡拉胶:果冻粉=1:15~1:27。
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其配方包括以下组分:9.2%的红小豆汁、9.56%的果冻粉、7.72%的绵白糖、0.74%的卡拉胶,余量为水。
一种红小豆果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百分比计,取其配方中的各组分:8.20%~9.70%的红小豆汁、9.06%~10.06%的果冻粉、6.72%~9.32%的绵白糖、卡拉胶,余量为水,其中,卡拉胶:果冻粉=1:15~1:27加热至沸腾,直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胶;
S2,将上述溶胶常温静置,得到果冻溶胶;
S3,将调配好的果冻装入果冻杯中并封口,最后进行高温灭菌。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红小豆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红小豆用温水浸泡40min,之后再进行水煮,直至红小豆煮熟;
第二步,将煮熟的红小豆用打料机进行打碎,得到糊状红小豆;
第三步,将上述得到的糊状红小豆在温度70℃条件下加热浸提30min,冷却;
第四步,向步骤3中冷却后的糊状红小豆中加入果胶酶,酶解40min用纱布过滤,得到浓度为8.33%-12.50%的红小豆汁。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中,在用温水浸泡红小豆时,在温水中加入质量为所浸泡红小豆总质量0.25%的柠檬酸。
优选地,所述第四步中,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糊状红小豆总质量的0.4%,且果胶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
优选地,步骤2中,当步骤1中得到的溶胶溶液温度达到75℃时,在所述溶胶溶液中加入蜜制的大豆、绿豆、黑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小豆果冻,按质量百分比计,其配方包括以下组分:8.20%~9.70%的红小豆汁、9.06%~10.06%的果冻粉、6.72%~9.32%的绵白糖、卡拉胶,余量为水,其中,卡拉胶:果冻粉=1:15~1:27。通过该配方得到的红小豆果冻,红小豆味协调,果冻风味好;果冻成品呈半透明粉红色;弹性和韧性刚刚适合。
进一步的,在制备好的果冻溶胶中加入蜜制的大豆、绿豆、黑豆,可以提高果冻的口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小豆果冻,按质量百分比计,其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8.20%~9.70%的红小豆汁、9.06%~10.06%的果冻粉、6.72%~9.32%的绵白糖、卡拉胶,余量为水,其中,卡拉胶:果冻粉=1:15~1:27。
红小豆果冻制备过程
一、原材料的准备
(1)红小豆汁的制备
第一步,剔除发霉、变质、蛀虫等不合格的红小豆和杂物后,用温水浸泡40min,浸泡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防止褐变,其中,柠檬酸的加入量是所浸泡红小豆总质量的0.25%。之后将红小豆水煮80min,水煮过程中每10min后加入10ml的冷水,最终得到粒状红小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便型双拼相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滋补养颜功效的刺梨糕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