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翼旋转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0297.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煜青;金曦;袁一彬;黄方略;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14 | 分类号: | B64C2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旋转驱动机构 驱动端 贯通轴 工程实用性 从动齿轮 对称布置 飞机机体 机体内部 前部机体 通路连通 系统电缆 支持结构 齿轮组 创新性 信号线 旋翼机 旋翼盘 变体 共轴 贯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翼旋转驱动机构。该发明由驱动端传动机构、旋翼端传动机构以及贯通轴等三个部分组成。驱动端传动机构又由一组对称布置的配速齿轮组及支持结构组成,旋翼端传动机构由从动齿轮及旋翼盘组件构成。贯通轴连接驱动端传动机构和旋翼端传动机构,并使旋翼前部机体与后部机体内部系统的通路连通,实现系统电缆和信号线的贯通布置,从而适应在飞机机体中部布置旋翼的情况。该传动机构适用于共轴变体旋翼机的旋翼旋转驱动机构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和创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翼旋转驱动机构。该机构形式不仅可用于航空器,还可以扩展应用至航天、民用等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垂直起降型的旋翼机,桨叶一般布置在机体的顶部,系统电缆和信号线等等则布置在桨盘一侧。而对于一些共轴变体旋翼机而言,至少一组转换桨叶布置在机体中部,在桨盘上下两面都要布置系统设备,需要由机体提供穿过电缆和信号线的通道。传统直升机类型的桨盘传动机构由于螺旋桨将横剖面360切割,无法提供电缆和信号线等穿过通路。而中间的主轴由于要提供驱动力矩,会随着传动轴一起旋转,也无法提供这个通道要求。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布置在飞机机体中部的旋翼传动机构,满足如下要求:
1)能够稳定可靠的将动力装置的旋转力矩传递到桨盘;
2)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为动力装置提供合适的传动比;
3)能够为系统电缆和信号线提供穿越桨盘平面的通路,并不影响桨盘的传动;
如此众多要求对于在飞机机体结构设计乃首次提出,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旋翼传动机构来满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该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全新的旋翼传动机构,需要满足背景技术中对该类型机构提出的各种要求。
技术方案
一种旋翼旋转驱动机构,由驱动端传动机构1、旋翼端传动机构2以及贯通轴3组成。驱动端传动机构由一级齿轮支持结构5,二级齿轮支持结构4,驱动端主动齿轮12,驱动端从动齿轮6,驱动端齿轮轴7,旋翼端主动齿轮13,旋翼端从动齿轮轴承14,驱动端轴承8,电机连接轴11,电机连接支架9,盖板15组成;旋翼端传动机构由旋翼端从动齿轮24,旋翼盘22,旋翼连接轴21,旋翼轴承25组成,贯通轴由旋翼轴承限位套管32以及贯通连接轴31组成。
其中:电机连接轴11与驱动端主动齿轮12采用机械连接锁定,驱动端主动齿轮12与驱动端从动齿轮6啮合,驱动端从动齿轮6和旋翼端主动齿轮13同轴,分别与驱动端齿轮轴7采用机械连接锁定,形成配速齿轮组;二级齿轮支持结构4套合进一级齿轮支持结构5的壳体中通过贴合面胶结实现连接锁定,盖板15封闭二级齿轮支持结构4一端开口并与其连接,电机连接支架9一端与驱动电机机械连接锁定,另一端与一级齿轮支持结构5机械连接锁定;驱动端齿轮轴7由一端由二级齿轮支持结构4提供中部的旋转支撑,一级齿轮支持结构5的底板限位,另一端由盖板15限位;
旋翼端从动齿轮24内圈与一个旋翼轴承25采用紧配合套合连接,外圈与旋翼盘22下表面中心的圆槽紧配合连接,旋翼盘22上表面中心有一个圆槽与旋翼轴承25紧配合连接,在旋翼盘22外圈制有两个轴对称布置孔,用于插入两个旋翼连接轴21并进行机械连接;
贯通连接轴31是一个圆管形结构,外径旋翼轴承25内径、旋翼轴承限位套管32内径以及二级齿轮支持结构4中心套合槽内径相同,分别与上述三个零件套合,并通过套合面胶结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旋翼轴承限位套管32与贯通连接轴31套合后一端与安装于旋翼盘22上表面的旋翼轴承25的内环贴合。
有益效果
按照该发明的机构形式设计制造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在机身中部布置旋转桨叶的构型。
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零件组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 下一篇:应用于无人机的旋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