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直接驱动阀作动器电流保护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6452.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张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0 | 分类号: | B64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驱动 阀作动器 电流 保护 策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直接驱动阀作动器电流保护策略,用于控制飞行控制系统中伺服舵机的力马达状态,包括第一: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处理和表决、第三:电流保护启动的条件判定以及第四:电流保护的条件判定。本发明的双极直接驱动阀作动器电流保护策略使得飞机在地面维护时,可以自动完成伺服舵机的电流保护启动,避免了由于人为误操作或遗忘可能导致的伺服电流保护不启动,造成伺服舵机的力马达失效,保证伺服舵机电流保护的安全性,提升维护效率,满足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内场、外场维护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直接驱动阀作动器电流保护策略。
背景技术
飞控系统从控制增稳,发展到电传(FBW)飞行控制系统,并向着这光传(FBL)飞控系统的方向发展;作动器也相应从液压余度作动器,发展到电传组合式伺服作动器,并向着信号光传功率电传(PBW)作动器方向发展。在电传组合式作动器向功率电传作动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直接驱动阀(DDV)式作动器,主要解决组合式电传伺服作动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及维修性差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设计与调试灵活性的迫切要求,现代先进控制理论实践应用的需要,以及高可靠性数字传输的需求;要求作动器的伺服系统由传统的模拟伺服系统向余度数字式伺服系统发展。
目前,国内外飞机普遍采用伺服阀(EHV)式电液组合伺服作动器。在此类组合伺服作动器中,电液伺服阀是一个主要的故障源。如果采用力或力矩马达直接驱动方式代替伺服阀的液压放大级,将大大简化组合伺服作动器结构,可使可靠性明显提高。因此,为了解决EHV式组合伺服作动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及维修性差的问题,出现了直接驱动阀(DDV)式作动器,并在各种先进飞机中广泛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直接驱动阀作动器电流保护策略,是为了避免双极直接驱动阀作动器在地面维护时发生舵机力马达因高温导致密封胶圈和线圈电气绝缘性失效,使得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有“力马达电流保护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直接驱动阀作动器电流保护策略,用于控制余度飞行控制系统中伺服舵机的力马达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信号获取
1.1)首先,每个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采集与其连接的动压信号、机轮承载信号、液压良好信号和力马达电流信号;
其中,所述动压信号分为动压大于动压阀值状态和动压小于或等于动压阈值状态,所述机轮承载信号分为机轮承载状态和不承载状态,所述液压良好信号分为液压良好状态和不良好状态,所述力马达电流信号分为力马达电流大于电流阈值状态和力马达电流小于或等于电流阈值状态;
1.2)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进行信号交叉传输;经过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交叉传输后,使每个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余度都得到包括动压信号、机轮承载信号、液压良好信号和力马达电流信号;
第2步:信号表决和处理
2.1)每个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对动压信号和机轮承载信号进行表决,表决后生成电流保护启动条件各组状态值;
2.2)对表决后的动压信号进行状态处理;
第3步:电流保护启动的条件判定
余度飞行控制系统的每个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当电流保护启动条件状态值状态:动压信号状态为动压小于或等于动压阈值状态且机轮承载信号为机轮承载状态同时满足时,判定电流保护启动条件满足,进入第4步;否则,判定电流保护启动条件不满足;
第4步:电流保护的条件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