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冻蚬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8152.7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丹 |
主分类号: | A23L17/50 | 分类号: | A23L17/50;A23B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313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冻 蚬肉 制备 加工技术领域 原料预处理 速冻工艺 速冻食品 整体营养 装箱 漂洗 控水 取肉 入池 蒸煮 维生素 口味 消毒 保证 | ||
本发明速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速冻蚬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速冻蚬肉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速冻蚬肉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原料预处理,入池吐砂,蒸煮取肉,漂洗挑选,抛沙消毒,控水包装,速冻装箱。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速冻蚬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钙、磷、铁等元素,口味鲜美,因加工工艺为速冻工艺,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保证蚬肉的整体营养不缺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速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速冻蚬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蚬子为双壳纲的 1科。世界性分布。代表属蚬属动物壳小型到中型。壳厚而坚,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壳面光泽,具同心圆的轮脉,黄褐色或棕褐色,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铰合部有3枚主齿,左壳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前、后侧齿各 2枚,侧齿上端呈锯齿状。足大,呈舌状。雌雄异体或同体。成熟的卵子或精子排入水中受精,发育成幼蚬后沉入水底,营底栖生活。约3个月可发育成熟。亦有卵胎生的种类。栖息于咸淡水和淡水水域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可供食用,也是鱼类、水禽的天然饲料。又为中药药材,有通乳、明目、利小便和去湿毒等功效。贝壳可锻烧石灰。蚬是棘口类吸虫的第 2中间宿主。中国习见的河蚬壳长约40毫米,高30毫米。壳质厚而坚硬,外形略呈正三角形,两侧略等称。壳面呈黄绿色、黑褐色和黑色,有光泽,壳内面呈淡紫色、鲜紫色和瓷状光泽。栖息于江河、湖泊内。可食用,亦为鱼类、禽类的饵料,并可做为农田肥料。
目前,我国的出口蚬子除部分以活蚬直接出口外,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及我国的港澳地区。由于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不高,食用不便,尽管近年来出口量呈上升趋势,但出口价格较低。同时因各种质量问题造成外方退货及索赔事件时有发生。为确保产品品质,减少生产厂家的经济损失,发明一种速冻蚬肉的制备方法,可以既确保品质,同时又减少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冻蚬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速冻蚬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钙、磷、铁等元素,口味鲜美,因加工工艺为速冻工艺,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保证蚬肉的整体营养不缺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速冻蚬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
选取新鲜蚬子,将选取的新鲜蚬子放到震动分离筛中分离,将死蚬、蚬壳、幼蚬、螺丝、田螺等杂物分离出来,再将选取的新鲜蚬子通过清洗机将蚬子表面的污垢和泥砂冲洗干净,备用。
(2)入池吐砂。
将洗涤后的蚬子放养于流水池中,待蚬子内的泥砂充分吐出后,捞出,备用。
(3)蒸煮取肉。
将吐砂后的蚬子放入蒸煮机中蒸煮,蒸煮过程需不停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待蚬子开口后,将蚬肉从壳中取出,备用。
(4)漂洗挑选。
将蒸煮后的蚬肉,进行漂洗,挑选,除去尺寸较大的杂质以及水草、螺丝叶、细小碎蚬壳、毛发等杂物,漂洗挑选后,备用。
(5)抛沙消毒。
经漂洗挑选后的蚬肉要放入连续式清洗机中进行抛砂处理,除去蚬肉肠胃中的残留泥砂,抛沙后将蚬肉通过消毒杀菌剂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备用。
(6)控水包装。
将消毒杀菌后的蚬肉,摆放在搁架上控水,将控水后的蚬肉包装,备用。
(7)速冻装箱。
将控水包装的蚬肉通过冷风机进行速冻,速冻温度在-30℃下进行,将速冻好的蚬肉装箱,即得成品。
所述步骤(1)中的新鲜蚬子的直径为1.5-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丹,未经王洪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8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蛏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鲍鱼保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