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智能监控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0035.6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科恩电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监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汽车智能监控方法,用于监控驾驶人员的不良行为,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
如果驾驶人员不存在不良驾驶行为,则继续保持监测;
如果驾驶人员存在不良驾驶行为,则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驾驶人员图像;
通过判断驾驶人员视线范围预定距离内是否有手机,判断不良驾驶行为是否为操作手机;
当判断不良驾驶行为是操作手机时,通过施加电磁干扰,屏蔽手机的通信信号,使得驾驶人员无法继续使用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监控方法,所述监测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包括:
步骤S100,对驾驶人员进行人脸定位;
步骤S200,对驾驶人员进行人眼定位;
步骤S300,不良驾驶行为检测;
步骤S400,不良驾驶行为警告;
步骤S500,不良驾驶行为处置;
其中,不良驾驶行为处置包括对于驾驶人员低头操作手机的情况进行处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监控方法,步骤S100包括自然光照下的人脸定位和红外光照下的人脸定位,其中,
在自然光照下,利用肤色对人脸进行定位,选择YCbCr颜色空间,在YCbCr颜色空间中确定满足109<cb<l40,135<cr<158的像素区域,由此确定出人脸的位置,实现对人脸的定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监控方法,步骤S200分为人眼粗定位和人眼精确定位,其中,
在实行人眼粗定位之前,先对人眼的搜索范围进一步缩小,将搜索范围确定在脸部区域从上到下的1/5到1/2之间;
对于步骤S100人脸定位后得到的人脸图像,采用灰度投影法对人脸图像从上到下的1/5到1/2之间区域在横向上进行投影,得到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第一波峰值大于第二波峰值,将第一波峰位置确定为人眼横向中心线,将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之间的波谷确定为人眼上边缘界限,人眼横向中心线与人眼上边缘界限之间的距离为d,接着,根据人眼对称性,从人眼横向中心线向下移动距离d,得到眼睛下边缘界限,完成人眼的粗定位;
对粗定位的人眼区域,进一步进行人眼精确定位:
首先建立人眼模板,将眼睛视为椭圆形状,其椭圆内接圆为眼球,其余部分为眼白,通过椭圆和内接圆方程,得出当前像素所在位置。即:
设当前像素坐标为(x,y):
在像素位于眼球区域时:x2+y2<r2,其中r为内接圆半径,
在像素位于眼白区域时:且x2+y2>r2,
R代表椭圆长半轴长度,r代表椭圆短半轴长度,同时也是内接圆半径的长度,
模板建立后,在粗定位的人眼区域内利用该模板进行滑动搜索,同时对眼白和眼球的灰度差进行计算,在灰度图中,当模板覆盖住人眼位置时,由于眼白与眼球的灰度差明显,所以在该位置的灰度积分差值为最大,利用该特点,通过对左右两边分别检测,把搜索找出的左右模板灰度差值最大的地方,分别确定为两眼的精确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监控方法,其中,步骤S300包括:
疲劳驾驶检测,在预定时间内,检测驾驶人员眼睛的闭合时间,如果闭合时间超过预定阈值,则判定驾驶人员出现疲劳驾驶行为,和/或
视线偏离检测,在预定时间内,检测驾驶人员视线偏离驾驶视线范围的时间,如果视线偏离驾驶视线范围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则判定驾驶人员出现了视线偏离的驾驶行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监控方法,步骤S500包括当在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不良驾驶行为次数超过给定阈值,则对不良驾驶行为采取处置措施,进一步包括:
车辆驾驶权限切换,将车辆驾驶权限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人员无法对车辆进行控制;
开启警示装置,开启车上的警示装置以引起他人注意,警示装置包括危险警示灯、报警器;
自动减速停车,逐级减速停车,防止发生被其他车辆追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科恩电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科恩电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0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饰配件(1)
- 下一篇:辅助驻车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