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0508.4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8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玉;苏一畅;方传运;牛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都凌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9/00 |
代理公司: | 34107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加强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所述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的支撑外板(1)设置为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结构,加强内板(2)设置为由钢板材料制成的结构,支撑外板(1)和加强内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固定在汽车车身上,本发明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简单,通过碳纤维材料与钢板复合设计,有效提高了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的整体强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提升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同时降低车身重量,达到减重的目的,满足整车性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碰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8版碰撞方案中在乘员保护方面特别是侧碰测试中增加了侧碰壁障的重量及尺寸,2018版碰撞方案也开始对行人保护的评分和试验细则有了详细说明,这也推动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技术的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实力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主机厂也越来越重视车身整体强度。一般车辆车身有由前到后依次为A柱、B柱、C柱三个立柱对驾驶舱的乘员进行保护,特别是B柱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对驾驶室乘员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汽车车身上B柱总成部分均设有加强板结构,加强板有一体式结构,也有在加强板的内侧增加B柱中部支撑板进行局部加强的结构。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能源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等情况下,汽车轻量化是应对此问题快速而有效的取得成效的有力措施,也是各大主机厂争相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来给车身减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主要以热成型钢板为主要减重方法,因此,在满足轻量化要求时,则无法保障侧碰安全性能,在保障侧碰安全性能时,则无法满足轻量化要求,因此,无法满足对整车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碳纤维材料与钢板复合设计,提高强度,提升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和降低车身重量,达到车身减重的目的,满足整车性能需求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所述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包括支撑外板、加强内板,支撑外板设置为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结构,加强内板设置为由钢板材料制成的结构,支撑外板和加强内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固定在汽车车身上。
所述的支撑外板设置为由多层碳纤维布通过树脂粘接而成的结构。
所述的支撑外板设置为能够通过胶层固定粘贴在加强内板外表面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加强内板上端设置顶部横梁,加强内板下端设置底部横梁。
所述的加强内板上设置内板凹槽,支撑外板上设置外板凹槽,支撑外板和加强内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外板表面设置为与加强内板表面重合的结构,外板凹槽延伸贴合在内板凹槽内。
所述的内板凹槽从加强内板中间部位延伸到靠近顶部横梁的位置。
所述的加强内板设置为通过冷轧成型方式加工而成的结构。
所述的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上还设置有铰链安装孔、锁扣安装孔、线束孔,铰链安装孔、锁扣安装孔、线束孔设置为同时穿过支撑外板和加强内板的结构,顶部横梁和底部横梁固定在汽车车身上。
所述的加强内板内表面设置铰链加强板,铰链安装孔同时穿过铰链加强板,铰链加强板包括上铰链加强板和下铰链加强板。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都凌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都凌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0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