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气动力装置及快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0462.6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8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国营 |
主分类号: | B63H7/02 | 分类号: | B63H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气 动力装置 快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气动力装置及快艇,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喷气动力装置,应用于快艇,所述快艇包括:船身和发动机,所述喷气动力装置包括:涵道推进装置和筒状的转向装置,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推进装置固定在所述船身上,所述涵道推进装置包括涵道外壳和风扇,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涵道推进装置中的风扇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装置用于摆动并改变所述涵道推进装置所产生的气流方向,以调整所述涵道推进装置的推进方向。该快艇的涵道推进装置由于为水上推进动力系统,在推进时无需在意水面漂浮物,可适应更加复杂的水域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气动力装置及快艇。
背景技术
在我国降水量较多的一些沿海城市,常常会遭受到台风的影响而产生洪涝灾害,城市水下排水系统瘫痪,洪水淹没街道,造成路上交通工具无法使用。水面各种漂浮物,同时也无法预知水下的路面是否平坦。在救援队对被困人员或失踪人员展开施救的时候,需要使用到救援艇,但是救援艇在这种复杂的水域环境中行进的时候,非常的容易造成救援艇的水下船桨打在漂浮物上而损坏。例如,某地受到台风影响,发生洪水,救援队展开救援时由于洪水水面上的各种漂浮物,造成20多艘救援艇不同程度的损坏,或直接报废。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救援艇无法适应这种复杂的救援环境,严重的影响到救援进度,增加了被困人员出现意外的概率,或减小了被困人员的生还希望;并且还大大的提高了救援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气动力装置及应用该喷气动力装置的快艇。该快艇能够适应复杂的水域运行环境,并且在推进时不会受到水面漂浮物的影响。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气动力装置,应用于快艇,所述快艇包括:船身和发动机,所述喷气动力装置包括:涵道推进装置和筒状的转向装置,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推进装置固定在所述船身上,所述涵道推进装置包括涵道外壳和风扇,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涵道推进装置中的风扇转动连接,所述涵道外壳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发动机用于带动所述风扇转动产生气流形成推力,以推动所述船身移动;所述转向装置用于摆动并改变所述涵道推进装置所产生的气流方向,以调整所述涵道推进装置的推进方向。
优选地,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涵道外壳的第一端,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向装置连接,所述转向装置能够以所述转动轴为转轴进行左右摆动。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安装在所述涵道外壳的第一端外部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转向装置的与所述涵道外壳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柔性外壳部,所述柔性外壳部位于所述转向装置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弯角转动部,所述弯角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涵道外壳的第一端,所述转向装置设置有第二弯角转动部,所述第一弯角转动部与所述第一弯角转动部连接,所述转向装置能够以所述第一弯角转动部和第二弯角转动部的连接处为转轴进行左右摆动。
优选地,还包括:方向舵和拉索,所述拉索的内芯的第一端和方向舵连接,所述拉索的内芯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向装置连接,所述拉索的外壳固定在所述船身;所述方向舵的转动拉动所述拉索的内芯,并带动所述转向装置摆动。
优选地,所述涵道推进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涵道推进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传动杆,所处传动杆与每个所述涵道推进装置的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拉索的内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用于带动每个所述涵道推进装置同步摆动。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所述涵道推进装置中的风扇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涵道外壳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所述涵道外壳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一种快艇,包括:船身、发动机和上述的喷气动力装置,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喷气动力装置中的风扇转动连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喷气动力装置均安装在船身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国营,未经朱国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0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