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药物肝毒性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3241.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王亚清;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郑虹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定性 滤纸 三维 模型 药物 毒性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药物肝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建立: 将滤纸置于细胞培养24孔板中,在其上包被一层100 ug/ml浓度的I型鼠尾胶原,然后在其上面先后种上hiHep肝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两种细胞共培养10天后,得到具有三维组织表型特征和肝特异性功能的肝模型,
(2)药物肝毒性评价:在上述模型分别加入两种临床口服药对进行不同药物浓度和时间点的处理,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分泌的LDH水平,用于药物引起的肝毒性急/慢性评估,并与二维培养的hiHep肝细胞的药物肝毒性检测进行对比;
所述肝模型形成的三维组织表型特征,分别以扫描电镜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观察组织的三维形态,具体为:取在滤纸上培养第14天的肝组织进行电镜扫描,观察三维组织结构形成;分别取在滤纸上培养7天的肝组织和HUVEC细胞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形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药物肝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临床口服药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吡格列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药物肝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药物浓度为: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梯度:0.5mM, 1mM, 2mM, 4mM;吡格列酮的浓度梯度:1uM, 10uM, 50uM, 100uM;二者均溶于DMSO中,对照组选取含有0.1% DMSO浓度的不含血清的hiHep培养基。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药物肝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时间点的处理为:两种药物在三维肝组织模型上的处理时间分别是2天、4天和6天;在二维培养的hiHep中的处理时间分别是24小时和48小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药物肝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活力检测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定性滤纸的三维肝模型的药物肝毒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LDH水平检测使用LDH比色法检测试剂盒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32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