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9397.0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波;陈作桥;王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佳环境科技湖北连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03/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 资源 利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电镀废水回收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镍、铜、铬废水,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破坏水质,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产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鱼虾等死亡,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废水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富集在人体内,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处理电镀废水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通过氧化还原及化学沉淀等方法,将有毒有害的物质从废水中去除,虽能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去除,但易造成二次污染,只能将污染物从液相转移至固相,污染物及其危害并未消除,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市场上金属镍、铜、铬的价格很高,所以需要找到一种既能使电镀废水达标排放又能回收废水中重金属镍、铜、铬的方法,实现环保和经济的双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既能使电镀废水达标排放,又能将重金属资源化利用的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所述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吸附:采用双阴离子吸附柱串联全负载方式将电镀含铬废水中的铬进行吸附,使每个阴离子吸附柱中的六价铬浓度均小于0.5mg/L;
S2、淋洗:采用碱性再生剂对吸附有六价铬的阴离子吸附柱中的树脂进行淋洗再生,至阴离子吸附柱树脂呈OH‐型,并得到酸碱度为中性的合格液以及碱性贫液;
S3、转型:采用铬酸溶液将淋洗后的阴离子吸附柱树脂由OH‐型转变为SO42‐型,直至流出液的PH5;
S4、铬酸回收:采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合格液中Na+和树脂上的H+发生交换,形成铬酸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设计至少3根阴离子吸附柱,采用大孔弱碱性树脂D310填充阴离子吸附柱,填充高度1.2‐1.5米;
S12、对电镀含铬废水收集储存至含铬废水池,并滤除去悬浮物;
S13、将步骤S12得到的废水自上而下进入阴离子吸附柱,当第一根阴离子吸附柱的吸尾液中六价铬大于0.5mg/L时,串联上第一根阴离子吸附柱;
S14、当第二根阴离子吸附柱的尾液中六价铬大于0.5mg/L时,串联上第三根阴离子吸附柱,同时对第一根阴离子吸附柱进行淋洗再生;
S15、待第三根阴离子吸附柱的尾液六价铬大于0.5mg/L时,和再生完的第一根阴离子吸附柱串联,而第二根阴离子吸附柱开始淋洗再生,依次循环。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用100g/L的NaOH溶液自上而下流过阴离子吸附柱的饱和树脂层;
S22、当流出的淋洗液呈橙红色或PH为7时,则将淋洗液收集于合格液储罐中;
S23、当流出的淋洗液由橙红色变为橙黄色或PH9时,则将淋洗液收集于贫液储罐,此时阴离子吸附柱树脂呈OH‐型。
优选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如下:
S3、用4‐100g/L的H2SO4将淋洗后的阴离子吸附柱树脂由OH‐型转变为SO42‐型,直至流出液PH5或树脂由淡绿色转变为米黄色。
优选的,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设计至少2根阳离子交换柱,采用H+型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填充高度1.2‐1.5米;
S42、将合格液由高位槽通过流量计由柱体底部自下往上进入阳离子交换柱;
S43、合格液中的Na2CrO4转换为H2Cr2O7自阳离子交换柱上部流出,直至流出液PH2‐5或树脂由橙红色变为橙色;
S44、将阳离子交换柱柱内的Na2CrO4放回合格液储罐,用水洗柱,洗水回流至含铬废水池。
优选的,将步骤S23中收集的贫液用于替换步骤S21中的NaOH溶液,并当流出的淋洗液呈橙红色或PH为7时,再用100g/L的NaOH溶液对阴离子吸附柱的饱和树脂层进行淋洗,直至流出的淋洗液由橙红色变为橙黄色或PH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佳环境科技湖北连锁有限公司,未经国佳环境科技湖北连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9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污水组合式隔油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废水处理流程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