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拍架型防劫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0400.6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贤;李子刚;孙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泽县和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2 | 分类号: | B60R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100 福建省南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拍架型防 劫持 装置 | ||
一种推拍架型防劫持装置,解决了现有防劫持装置的结构无法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应用受到限制等问题,包括作为动力源的压缩弹簧释放总成及传动机构总成,其技术要点是:压缩弹簧释放总成中释放装置的套筒卧放固定在主驾驶座椅的底板上,承压座通过凸轮轴约束在套筒内,驱动装置的微电机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部的车底盘上,传动机构总成由推拍架和牵引索构成;牵引索缠绕连接在推拍架轴的牵引轮上,承压座解除约束沿套筒的轴向弹出时,使推拍架轴通过连接杆驱动推拍架的框架整体向后倾斜到设定角度。其与同类产品相比,结构设计紧凑,在进一步节能、省料、拓宽应用范围、提高防劫持性能的同时,达到安装更方便,维护更快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出租车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以压缩弹簧蓄能再释放作为传动机构总成动力源的用于防护驾驶员遭受车内人员袭击的推拍架型防劫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出租车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声光报警或车内安装隔离护栏等方式,将驾驶员与乘客分离对驾驶员进行保护。但是,针对劫持事件发生的案例分析,驾驶员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副驾驶座位的各种利刃或后座客位的套索套等作案工具。当劫持发生时,偏僻、荒野的声光报警,对警力亦是鞭长莫及,而劫车、伤人、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至今汽车生产企业也没有制造能够防劫持的汽车。
本申请人曾针对上述问题,先后设计出专利公布号为CN102862542A的“轿车用防劫持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由电机和带有输出齿轮的减速机驱动的带有传动螺母和传动齿轮的传动螺杆构成的。在相啮合的输出齿轮和传动齿轮的驱动下,带动传动螺母沿传动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使传动螺母带动上、下主支撑杆伸展,将上梁总成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对劫持歹徒进行有效地制约。因传动机构总成结构比较复杂,传动效率较低,特别是当其恢复原始状态时,操作不太方便,故又设计公布号为CN103129503A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该技术方案对传动机构总成进行了改进,采用套管、滑块和传动绳及主、从动轮组成的牵引组件,以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牵引传动绳带动滑块沿套管导向滑槽移动,使上、下主支撑杆伸展,带动上梁总成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会产生偏载,将导致上梁总成失衡,造成举升不稳。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专利公布号为CN103303243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 将原大功率电机改为不超过原功率总额的两个小功率电机,取消了原与上横梁铰接的副支撑杆,同时也取消了固定在下横梁上的固定支撑上梁总成的带有支撑槽牙的滑道,通过对称布置的两组小功率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替代。上述结构设计合理,可以达到防劫持的目的,但因其驱动结构需要采用电机为动力源,受蓄电池固定容量及与其相匹配电机选型的限制,故给该装置的安装和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专利公告号为CN204821452U的“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包括固定在车内座椅底部的上横梁总成、固定在车底盘的下横梁总成以及采用通过压缩弹簧蓄能再释放的弹簧释放总成作为动力源的传动机构总成,替代了现有技术以电机为传动机构总成的动力源的技术方案,弹簧释放蓄能带动上承压座向上弹出,使与上承压座铰接在一起的上横梁总成平衡举升,较好地解决了现有防劫持装置作为动力源的电机选型难、传动组件多致使整机重量偏高、增加油耗等问题。
由于上述专利弹簧释放总成的上承压座与上横梁总成铰接在一起,下承压座组装在下横梁总成上,所以采用的结构是解除已被压缩在上、下承压座之间的弹簧释放总成的弹簧的约束,弹簧释放蓄能带动上承压座向上弹出,使与上承压座铰接在一起的上横梁总成平衡举升。但是,随着国家汽车行业的科技进步,为了使车内座椅下的结构更趋于合理,缩减了车内后排或副驾驶的座椅底部的上、下横梁总成之间的空腔,因此,该“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结构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必须对现有防劫持装置的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拍架型防劫持装置,解决了现有防劫持装置的结构无法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应用受到限制等问题,其与同类产品相比,结构设计紧凑,在进一步节能、省料、拓宽应用范围、提高防劫持性能的同时,达到安装更方便,维护更快捷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泽县和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光泽县和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顶灯(86001)
- 下一篇:吊灯(8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