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PSMP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98193.3 申请日: 2016-11-14
公开(公告)号: CN106749661B 公开(公告)日: 2021-05-14
发明(设计)人: 王应;马大龙;郑丹凤;裴晓磊;佘少平;彭新建;陈迪新;郑璨;梁炜薇;宋泉声;张颖妹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6/24 分类号: C07K16/24;C12N15/13;G01N33/68;G01N33/577;A61K39/395;A61K48/00;A61P37/02;A61P35/04;A61P29/00;A61P35/00;A61P9/10;A61P9/12;A61P9/04;A61P3/04
代理公司: 北京攀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4 代理人: 彭蓉
地址: 10087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psmp 单克隆抗体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抗PSMP的单克隆抗体3D5,重链属于IgG1亚型,轻链属于κ链。本发明涉及抗PSMP的单克隆抗体4E7,重链属于IgG2b亚型,轻链属于κ链。3D5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3和5所示,重链互补决定区如SEQ ID NO.7,8,9和13,14,15所示,轻链可变区如SEQ ID NO.4和6所示,轻链互补决定区如SEQ ID NO.10,11,12和16,17,18所示。4E7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31和33所示,重链互补决定区如SEQ ID NO.35,36,37和41,42,43所示,轻链可变区如SEQ ID NO.32和34所示,轻链互补决定区如SEQ ID NO.38,39,40和44,45,46所示。所述3D5和4E7抗PSMP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PSMP相关的多种疾病的治疗。所述3D5和4E7抗PSMP的单克隆抗体还可用于检测样品中的PSMP蛋白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单克隆抗体技术,尤其涉及抗PSMP的单克隆抗体及编码所述抗体蛋白的多核苷酸,包含所述多核苷酸的基因工程载体,相应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在药物和试剂的制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免疫疗法发生了变化,从基础向临床的转化到药物开发成为更为重要的途径。通过描述免疫系统相关趋化因子如何组织在生理和病理活动中发挥作用,暗示趋化因子有强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以用作免疫疗法的治疗靶或辅助治疗剂或主要疗法。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分子,由B细胞分泌产生。抗体基本结构单元由2对相同的多肽链组成,每一对具有一条轻链(约25kDa)和一条重链(约50-70kDa)。每条链的氨基端部分包括约100至110个或更多个氨基酸的可变区,主要负责抗原识别。每条链的羧基端为恒定区。根据抗体分子重链的性质分为IgG、IgM、IgA、IgE和IgD类别。某些类别也具有子类,例如IgG1、IgG2。轻链可为κ链或λ链。

单克隆抗体:指含有由唯一轻链基因产物和唯一重链基因产物组成的唯一一个物种的抗体群体。在群体的所有分子中单克隆抗体的互补性决定区域(CDR)相同。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位点由重链(H)和轻链(L)的N端可变(V)区的氨基酸残基形成。重链和轻链的V区内3个“高变区”,插入多个称为“骨架区”或“FR”的保守区段之间。FR指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之间天然存在且与之相邻的氨基酸序列。在抗体分子中,轻链的3个高变区和重链的3个高变区相对于彼此呈三维空间布置以形成抗原结合表面。抗原结合表面与结合抗原的三维表面互补,每条重链和轻链的3个高变区称为“互补性决定区域”或“CDR”。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杂交瘤技术是通过融合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形成同时具备抗体分泌功能和保持细胞永生性两种特征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在已经融合的细胞中有相当比例的无关细胞的融合体,需经筛选去除。将这些阳性细胞再进行克隆化,应用特异性抗原包被的ELISA找出针对目标抗原的抗体阳性细胞株,增殖后进行冻存、体外培养或动物腹腔接种培养。

基因工程抗体(重组抗体)是指应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同的需要进行改造和重新装配,再导入适当的工程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基因工程抗体包括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单链抗体、二硫键稳定的Fv、Fab、单域抗体、多价抗体、多特异抗体、靶向药物抗体、抗原化抗体。

基因表达及其编码产物蛋白质表达的检测方法包括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ELISA、FACS、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免疫细胞化学、流式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生理和病理疾病中细胞和组织的基因表达及其编码产物蛋白质表达的检测。

具有重要生理、病理意义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蛋白质,可以作为药物靶标,开发靶向这一分子本身及其相互作用分子的化合物、抗体、多肽药物或基因工程药物和商品化试剂,应用于发病机制研究,疾病标志物的研究和临床检测,及研究和临床的药物的治疗。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8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