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苇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5512.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陆仕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汇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苇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苇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作而成:芦苇芽尖100~120份,木聚糖1~3份,甘草0.1~0.3份,苦丁茶0.5~0.8份,以及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0%的黄糖水适量。制备步骤:(1)采摘新鲜的芦苇嫩芽尖清洗之后沥干;(2)采用黄糖水浸泡;(3)制备甘草和苦丁茶的混合汁液;(4)经过黄糖水浸泡并沥干后的芦苇芽尖与甘草苦丁茶的混合汁液进行混合并加入木聚糖,之后放入制茶机中搅拌、烘干、卷茶,即可制得芦苇茶。本发明所制作的芦苇茶口感好、食疗价值高,制备工艺简单,加大利用芦苇制作保健茶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苇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保健茶加工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芦苇,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现代药理证实,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如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
但是,由于人们对芦苇的药用价值缺乏认识,并没有针对芦苇的药用价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其制成保健品,更不用说利用芦苇来制作茶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芦苇茶及其制作方法,所制作的芦苇茶口感好、食疗价值高,加大利用芦苇制作保健茶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芦苇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作而成:芦苇芽尖100~120份,木聚糖1~3份,甘草0.1~0.3份,苦丁茶0.5~0.8份,以及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0%的黄糖水适量。
上述芦苇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新鲜的芦苇嫩芽尖,筛选除去碎叶,将筛选出来的芦苇草嫩芽尖行清洗之后沥干;
(2)按配比称取步骤(1)中沥干嫩芽尖投入到黄糖水中浸泡4~6小时,之后沥干;
(3)按配比称取甘草和苦丁茶,分别打成粉末之后进行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熬制,制得甘草和苦丁茶的混合汁液;
(4)将步骤(2)中经过黄糖水浸泡并沥干后的芦苇芽尖与步骤(3)得到的汁液进行混合,并加入木聚糖,之后放入制茶机中搅拌、烘干、卷茶,即可制得芦苇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如下:
1、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芦苇茶口感好,由于芦苇芽尖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如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等成分,因此所制备得到的芦苇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2、本发明在不改变芦苇所具有的药用和保健功效的同时,通过添加苦丁茶来调剂口感芦苇的苦味,使得茶风味独特,口感清新持久,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3、在制备过程中,采用黄糖水浸泡后,增强了制备得到的芦苇茶茶的口感,增加色泽,黄糖具有益气养血、加速血液循环等功效,既是产妇、儿童营养之佳品,同时黄糖有暖胃的效果,非常适合脾胃欠佳的人食用,黄糖与芦苇二者相结合使用,使得营养和保健功效倍增。
4、本发明含有采用木聚糖作为甜味剂进一步调节芦苇的苦味,由于糖尿病无法使用含糖量高的食物,而木聚糖不会引起血糖值升高,因此使得所制备得到的芦苇茶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5、人工种植的芦苇,容易含有农药残留,本发明采用甘草可以调和芦苇的农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口感和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汇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汇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5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