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部磁探测电阻抗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2818.8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娟;冯彦博;王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部 探测 阻抗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归属于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脑部磁探测电阻抗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会引起电导率的变化,电阻抗成像(electronic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通过检测人体电导率空间分布的变化来提供诊断信息。自上世纪70年代生物医学工作者提出EIT技术以来,电阻抗成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涉及电磁学、电子学、计算数学、医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型医学影像学方法。然而EIT还难以应用到临床环境中,大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影响其进入临床的主要原因是EIT成像空间分辨率低。EIT的这一缺陷与其自身的原理和特点密不可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电极的放置问题,EIT只利用外围电压分布信息,信息量小[1,2]。针对EIT只能测量成像区域外周边信息的问题,Ahlfors等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电阻抗成像方法--磁探测电阻抗成像[3]。
磁探测电阻抗成像依据电磁感应原理获得激励电流注入下成像体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对人体电导率的空间分布进行成像。与传统电阻抗成像相比,MDEIT技术通过增加测量信息量以提高成像分辨率的优势,且系统结构简单,非接触测量,可用于快速的便携式成像,并且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连续动态的图像监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5],这些是目前多数临床成像手段难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Kolehmainen V,Vauhkonen M,Karjalainen P A,et al.Assessment of errors in static impedance tomography with adjacent and trigonometric current patterns[J].Phasiological Measurement,1997,18(4):289-303.
[2]Mengxing Tang,Wei Wang,James Wheeler,et al.The number of electrodes and basis functions in EIT image reconstruction[J].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2002,23(1):129-40.
[3]Ahlfors s,Ilmoniemi R.Magnetic imaging of conductivity[C].14th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tety(Paris).1992:1717-1718.
[4]Tozer J C,Ireland R H,Barber D C,et al.Magnetic impedance tomography[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9,873(1):353-359.
[5]R.H.Ireland,J.C.Tozer,D.C.Barber,et al.Towards magnetic detection impedance tomography:Data acquisition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of current density in phantom density in phantoms and in vivo[J].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2004,25(3):775-79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脑部磁探测电阻抗成像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利用磁探测电阻抗成像技术对人体颅内电阻抗分布分有效重建,系统结构简单,测量简便,造价低廉,为脑部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脑部磁探测电阻抗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部磁探测电阻抗成像系统包括:电磁检测帽,激励采集控制模块,图像处理显示设备。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2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手环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测听设备及其测听、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