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浒苔饮品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得的饮品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5208.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6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防;李洪;孙明;王亮;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之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52;A23L33/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张乘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浒苔饮品的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饮品。
背景技术
浒苔是绿藻门石莼科的一属,约有40种,中国约有11种。中国常见种类有缘管浒苔、扁浒苔、条浒苔,多数种类海产,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海洋中,有的种类在半咸水或江河中也可见到。浒苔常生长在潮间带岩石上,泥沙滩的石砾上,有时也可附生在大型海藻的藻体上。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浒苔绿潮暴发。浒苔虽然无毒,但是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也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也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还有研究表明,浒苔分泌的化学物质很可能还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浒苔爆发还会严重影响景观,干扰旅游观光和水上运动的进行。然而,浒苔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其中铁含量在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上记载为我国食物之最,同时浒苔还含有脂肪和维生素。在浒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浒苔的脂肪酸组成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分别为50.5%、12.7%和36.8%,其中包括近4%的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因此浒苔是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营养食品的原料。浒苔可以食用,新鲜苔条晒干后可以吃,把它切碎磨细后,撒在糕饼点心中有一股特殊香味。因此,若能合理利用浒苔,将浒苔应用到食品中,不仅能解决浒苔爆发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带来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浒苔饮品的制备方法,不但能变废为宝,而且所制得的浒苔饮品香甜可口,具有健脾胃、强筋骨、固元气、益气血、补五脏不足、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还具有防癌保健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浒苔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水中打捞的浒苔用清水清洗干净,放在烘箱中60℃恒温条件下烘干至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5~20%,取出粉碎并过80目筛,得浒苔粉;
(2)按照配比称取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浒苔粉90-100份、甘薯粉40-45份、姜末2-3份、槐花15-21份、桃花15-21份、山茶花12-17份、木槿皮10-16份、莲子12-17份、樱桃9-14份、菠萝15-20份、山楂5-8份、牡丹皮8-12份、枸杞5-7份、干酵母粉2-3份、酒糟1-2份、苯甲酸钠0.2-0.3份;
(3)称取重量为浒苔粉、甘薯粉、姜末总重量的10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浒苔粉、甘薯粉、姜末混匀,加热至沸腾后文火煎煮10-15分钟,在室温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重量为浒苔粉、甘薯粉、姜末总重量的10倍的凉开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4)向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称量好的干酵母粉、酒糟,并混合均匀,常温条件下密封发酵24-36小时;
(5)将称量好的槐花、桃花、山茶花、莲子、樱桃、菠萝、山楂捣碎或粉碎并混匀,向槐花、桃花、山茶花、莲子、樱桃、菠萝、山楂中加入重量为槐花、桃花、山茶花、莲子、樱桃、菠萝、山楂总重量的14倍的清水,再加入称量好的枸杞,混匀后加热至沸腾并文火熬40-50分钟,得粘稠状汁液;
(6)将木槿皮和牡丹皮粉碎,向粉碎的木槿皮、牡丹皮中加入重量为木槿皮、牡丹皮总重量的10倍的凉开水,70-80℃温度下浸泡4-5小时,过100目筛取所得浸泡液;
(7)将步骤(4)所得的发酵产物、步骤(5)所得的粘稠状汁液、步骤(6)所得的浸泡液以及称量好的苯甲酸钠混合均匀,在无菌灌装生产线中灌装封口。
本发明所制得的浒苔饮品可在常温条件下存放12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之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之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5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