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监管系统及其监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71262.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皓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312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002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监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监管系统及其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警察的出现有效控制了机动车闯红灯的现象,但人行道上行人及自行车违规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行人闯红灯极易导致交通事故,为减少行人、自行车的违规行为,多数城市安排交通劝导员现场指挥,一方面增加了城市交通管理费用,另一方面,受时间约束和气候条件影响,交通劝导员较难做到全天候值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监管系统及其监管方法,能够智能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降低交通事故,增进城市文明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交通监管系统,包括交通监管中央控制平台和交通监管终端平台;
所述交通监管中央控制平台包括一主控子系统和分控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与多个分控子系统相连;
所述交通监管中央控制平台通过所述分控子系统与所述交通监管终端平台相连;
所述交通监管终端平台包括传感子系统、信号传输子系统、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子系统、执行子系统、显示子系统和维护保障子系统;
其中,所述传感子系统设有一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人行通道斑马线口,所述传感子系统通过所述信号传输子系统与所述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子系统相连,所述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子系统与所述执行子系统相连,所述维护保障子系统通过所述信号传输子系统分别与所述传感子系统、信号传输子系统、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和显示子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交通监管系统中,所述执行子系统设有一物理信号发射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交通监管系统中,所述交通监管终端平台安装在路口多媒体互动设备中。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交通监管方法,使用上文所述的交通监管系统,包括步骤:
在人行通道斑马线口设置传感子系统,使用传感器采集行人的行为信号;
信号传输子系统接收所述行为信号,并将所述行为信号传送回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子系统中分析计算出该行为的合法性;
执行子系统根据所述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子系统的判断结果发出物理信号,下达指令;
显示子系统通过文字、语音及图像方式作出文明提示;
所述主控子系统用于对交通监管系统的整体参数设置、监视和控制,所述分控子系统用于对某一个路口的设备进行可视化的个性参数设置、监视和控制。
进一步的,在交通监管方法中,所述传感器采集行人行为的信号,可同时跟踪32个目标,可对行人进行精确定位,并进行轨迹分析。
进一步的,在交通监管方法中,所述执行子系统发出的物理信号,能够是声、光和电能够供识别的信号。
进一步的,在交通监管方法中,所述信号传输系统能够传输各个系统的工作状况和状态信号至维护保障子系统,所述维护保障子系统对各个系统的工作状况、状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并解决故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通监管系统智能判别在路口人行横道线处等待绿灯通行的行人行为特征,并在行人不按交通信号灯指引的情况下,及时做出语音、图像、文字的提醒,同时主控子系统可通过分控子系统对每个路口进行个性化设置及控制,实现对全城路口交通的监管,从而可影响市民的文明行为、规范社会文明秩序,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交通监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交通监管系统及其监管方法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通监管系统,包括交通监管中央控制平台100和交通监管终端平台200;
所述交通监管中央控制平台100包括一主控子系统101和分控子系统102,所述主控子系统101与多个分控子系统102相连;
所述交通监管中央控制平台100通过所述分控子系统101与所述交通监管终端平台200相连;
所述交通监管终端平台200包括传感子系统201、信号传输子系统202、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子系统203、执行子系统204、显示子系统205和维护保障子系统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皓,未经林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1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真空罐一体结构的真空泵
- 下一篇: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的抽真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