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0344.X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6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美良;郭德福;孙林;杨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37/74;B21B3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规格 集装箱 热轧 轧制 稳定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用于制作1.6mm以下薄规格集装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每一轧制计划上连续编排不超过18块;
s2、控制加热炉出钢温度不低于1330℃,尾部温度高于头部温度5~10℃;
s3、中间坯厚度为30mm,镰刀弯控制在20mm以内,超过20mm,需对F1~F4进行纠偏;
s4、R2末道次侧压控制在18~20mm之间,超过20mm需修改负荷分配;
s5、精轧入口中间坯温度控制在1060℃以上,中间坯全长温差小于20℃,且不同加热炉的中间坯进入精轧机的异板温差要小于20℃;
s6、对精轧机加速度限定为0.05m/s2,穿带速度限到10.5m/s;
s7、末机架活套张力设定L6:22~25N/mm,如果L6活套张力小于22N/mm,需对L6活套张力进行修正;
s8、F6、F7在轧制尾部采用自动抬辊缝功能,F5~F7尾部侧导板打开至最大值;
s9、终轧温度控制在85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控制方法包括:冷坯即300℃以下在炉时间必须满足160min,300℃~500℃热坯满足145min,蓄热式加热炉非轧机侧加热65s换向,轧机侧加热60s换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控制方法包括:若镰刀弯向操作侧,手动降低操作侧辊缝值,直到带钢平直;若弯向传动侧,手动降低传动侧辊缝值,直到带钢平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控制方法包括:加热炉包括依次设置的1#加热炉、2#加热炉和3#加热炉,其中,2#加热炉出钢温度要高于靠近轧机的1#加热炉5℃,远离轧机的3#加热炉要高于1#加热炉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的控制方法包括:在一级上对参数进行修正,增加L6活套单位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的控制方法包括:F5检测到带钢尾部抛钢时,F6快速上抬至轧制力为原先的20%~30%,F7快速上抬至无轧制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规格集装箱板热轧轧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的控制方法包括:关闭机架间冷却水、防剥落水,除F7侧喷水常开外,其余侧喷水全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03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铣孔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