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产生深度图的电子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1984.3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隆;魏守德;廖元麟;王煜智;曾开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128 | 分类号: | H04N13/128;H04N13/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产生 深度 电子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产生深度图的电子装置与方法。电子装置包括投光装置、第一摄像装置、第二摄像装置与处理装置。投光装置投影图案化的不可见光于场景上。第一摄像装置获取可见光信息以产生场景的第一影像。第二摄像装置获取可见光信息与不可见光信息以产生场景的第二影像。处理装置接收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并且处理装置中的第一深度信息单元比对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的可见光影像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而处理装置中的第二深度信息单元辨识第二影像中的不可见光影像以取得第二深度信息。处理装置选择性地由第一深度信息与第二深度信息产生场景的深度图。本发明可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而准确且有效地取得该场景的深度信息与深度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用在影像处理的一种电子装置与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产生深度图的电子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智能型电子装置,例如平板型电脑、个人数字化助理、智能型手机、智能型相机等,如今都已经具有拍摄三维影像的功能。更进一步而言,搭配不同的后端演算功能,三维影像还可运用于立体建模、动作辨识等用途。
在利用前述智能型电子装置来针对特定场景拍摄三维影像时,该场景的深度信息是呈现立体视觉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而言,由对应的深度图,运算元件可以判断该场景中的多个物件或特征的相对距离,进而精确地呈现相关于该场景的立体影像。
然而,取得拍摄场景的深度图仍是困难的。具体而言,受限于拍摄场景的环境、距离等因素,由所获取的影像计算深度信息不总是正确的。因此,如何有效且较佳地取得拍摄场景的深度信息与深度图,仍是本领域人员努力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适于产生深度图的电子装置与方法,其可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而准确且有效地取得该场景的深度信息与深度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于产生深度图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投光装置、第一摄像装置、第二摄像装置与处理装置。投光装置投影图案化的不可见光于场景上。第一摄像装置获取可见光信息以产生前述场景的第一影像。第二摄像装置获取可见光信息与不可见光信息以产生前述场景的第二影像。处理装置耦接投光装置、第一摄像装置与第二摄像装置以接收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处理装置由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与第二深度信息,并且选择性地由第一深度信息与第二深度信息产生前述场景的深度图。更详细而言,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深度信息单元与第二深度信息单元。第一深度信息单元比对第一影像的可见光影像与第二影像的可见光影像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第二深度信息单元辨识第二影像中的不可见光影像以取得第二深度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深度图产生方法,适于具有第一摄像装置与第二摄像装置的电子装置。前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投影图案化的不可见光于场景上。获取前述场景的第一影像,其中第一影像包含可见光信息。获取前述场景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包含可见光信息与不可见光信息,并且不可见光信息包含由前述场景反射图案化的不可见光所产生的影像信息。由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与第二深度信息。更详细而言,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与第二深度信息的步骤,包括比对第一影像的可见光影像与第二影像的可见光影像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以及辨识第二影像中的不可见光影像以取得第二深度信息。选择性地由第一深度信息与第二深度信息产生前述场景的深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1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装配安全护栏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环保除雾隔离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