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取代羟胺荧光衍生化试剂的制备与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2213.8 | 申请日: | 201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7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莹;王婉;于清峰;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C09K11/06;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咔唑 羟胺 荧光衍生化试剂 烷基 有机溶剂萃取 目标产物 制备 液相色谱法测定 二甲基甲酰胺 含醛基化合物 回收有机溶剂 二卤代烷烃 醛类化合物 柱前衍生化 二酰亚胺 降冰片烯 氢氧化钾 四正丁基 荧光标记 溴代烷基 水合肼 碳酸钾 烷氧基 亚甲基 异吲哚 柱层析 溴化胺 二酮 混悬 氯代 水中 羟基 催化剂 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O‑取代羟胺系列荧光衍生化试剂的制备与纯化方法。以四正丁基溴化胺和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咔唑与α,ω‑二卤代烷烃反应得中间体I[9‑(ω‑氯代烷基)‑9H‑咔唑或9‑(ω‑溴代烷基)‑9H‑咔唑];中间体I在碳酸钾的催化下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与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酰亚胺反应得中间体II[(3aR,4R,7S,7aS)‑2‑((9H‑咔唑‑9‑基)烷氧基)‑3a,4,7,7a‑四氢‑1H‑4,7‑亚甲基异吲哚‑1,3(2H)‑二酮];中间体II经柱层析纯化后与水合肼反应即得目标产物O‑(ω‑(9H‑咔唑‑9‑基)烷基)羟胺。纯化方法是先将目标产物混悬于水中,调节至酸性后用有机溶剂萃取除去杂质,水层再调节至碱性用有机溶剂萃取,回收有机溶剂至干,所得化合物即可用于醛类化合物的柱前衍生化‑液相色谱法测定或含醛基化合物的荧光标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剂合成和分析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取代羟胺荧光衍生化试剂的制备与纯化方法,纯化后的试剂可用于醛类化合物或含醛基的物质的标记和衍生化分析测定。
背景技术
近年来醛类化合物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是主要污染物之一,长期吸入易导致多种疾病。甲醛、乙醛、丙醛等小分子醛类化合物也可以作为鉴别地沟油的指标之一,这些醛类物质被吸收进入体内会导致蛋白质、DNA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各种疾病。
体内物质经过代谢也会产生醛类化合物,例如糖类化合物的代谢会生成乙二醛。人体内的醛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构成细胞膜和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因其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在酶、过渡金属离子催化下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活性醛类化合物,例如HNE、ONE、丙烯醛、丙二醛等。这些醛类化合物分子量小、流动性大,传播并扩大了氧化应激相关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许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阿兹海默症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被认为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现有研究表明醛类化合物在体内可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即少量的醛可能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力以提高抗病能力,而过量的醛则会导致多种疾病,如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等。为了研究醛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作用及其机制,必需准确测定其在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然而醛基本身反应活性高,不具有紫外吸收或产生荧光的基团,并且其在体内的浓度极低,一般的检测方法无法准确的进行测定。
目前常用的醛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为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衍生化试剂的官能团不同又分为紫外检测法和荧光检测法,前者如2,4-二硝基苯肼,后者如DNSH、BODIPY等。虽然目前有大量的衍生化试剂可供选择,但其中一些缺乏选择性、灵敏度较低、衍生化产物稳定性差,还有一些会存在羰基化合物的干扰,尤其是生物介质中。
为了准确分析体液或组织中的微量醛类化合物,文献报道多使用含肼基或羟胺取代基的荧光衍生化试剂,以提高衍生化反应的选择性和检测灵敏度。随着与醛基共轭的双键数目的增加,其反应活性也降低。为此,我们以咔唑为母核,合成了一系列含羟胺基团的荧光衍生化试剂,以用于体液和组织中极低浓度的饱和醛和不饱和醛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作醛类化合物荧光衍生化试剂的制备和纯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咔唑为母体结合下式所述的反应路线,合成目标产物: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a)中间体I的合成
将咔唑溶于反应溶剂中,先加入α,ω-二卤代烷烃(C2-C6),再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四正丁基溴化胺,搅拌均匀后缓慢滴入50%的KOH水溶液,滴加完毕于30~90℃下搅拌反应2~6h。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未反应的溶剂得固体,用水洗后过滤,所得产物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2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