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2166.7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轲;徐正一;相睦;朱晓鹏;丰成中;梁诚;胡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59/10 | 分类号: | B63B59/10;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壁面大 接缝 除锈 机器人 | ||
1.一种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3)、驱动轮组、电机模块以及磁吸附单元;
其中,所述电机模块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3)上;所述驱动轮组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3);
所述电机模块驱动所述驱动轮组转动;所述机器人本体(3)上设置有机器人本体安装孔(7);
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底侧面的前端设置有前磁体框架(8),后端设置有后磁体框架(6);
所述前磁体框架(8)和所述后磁体框架(6)上均可调节高度地设置有磁吸附单元;
所述的磁吸附单元共分为四组,前磁体框架(8)和后磁体框架(6)上均设置左磁吸附单元、右磁吸附单元;
左磁吸附单元、右磁吸附单元之间设置空隙;
所述驱动轮组包括左前后驱动轮组(1)和右前后驱动轮组(9);所述左前后驱动轮组(1)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一侧面;所述右前后驱动轮组(9)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另一侧面;
所述左前后驱动轮组(1)包括左前驱动轮和左后驱动轮,所述右前后驱动轮组(9)包括右前驱动轮和右后驱动轮;
前磁体框架(8)位于左前驱动轮、右前驱动轮的轴线位置;后磁体框架(6)位于左后驱动轮、右后驱动轮的轴线位置;
所述电机模块包括左电机及减速机构(13)和右电机及减速机构(14);所述左电机及减速机构(13)驱动所述左前后驱动轮组(1)转动;所述右电机及减速机构(14)驱动所述右前后驱动轮组(9)转动;
所述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还包括输出链轮(15);
其中,所述左电机及减速机构(13)通过一输出链轮驱动左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2);所述右电机及减速机构(14)通过另一输出链轮驱动右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11);
所述一输出链轮(15)与左前驱动轮为上下位置关系,左前驱动轮与左后驱动轮为前后位置关系且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另一输出链轮(15)与右前驱动轮为上下位置关系,右前驱动轮与右后驱动轮为前后位置关系且位于同一高度;
左前驱动轮、左后驱动轮、右前驱动轮以及右后驱动轮采用聚氨酯或者橡胶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驱动轮和左后驱动轮之间通过左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2)连接;所述左电机及减速机构(13)通过左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2)驱动所述左前后驱动轮组(1)转动;
所述右前驱动轮和右后驱动轮之间通过右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11)连接;所述左电机及减速机构(13)通过右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11)驱动所述右前后驱动轮组(9)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驱动轮组轴承(5)和右驱动轮轴承(12);
其中,所述左前后驱动轮组(1)通过左驱动轮组轴承(5)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一侧面;所述右前后驱动轮组(9)通过右驱动轮轴承(12)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另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张紧轮及调节机构(10)和左张紧轮及调节机构(4);
其中,所述左张紧轮及调节机构(4)的调节端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一侧面,所述左张紧轮及调节机构(4)的张紧轮端连接所述左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2),用于左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2)中链条的张紧度调节;
所述右张紧轮及调节机构(10)的调节端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另一侧面,所述右张紧轮及调节机构(10)的张紧轮端连接所述右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11),用于右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11)中链条的张紧度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前后端均设置有安全栓、安全框架、视频摄像头、行程限位开关以及光电接近开关;
所述行程限位开关,用于检测机器人本体(3)的前进后退安全距离;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机器人本体(3)与船体壁面接触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体壁面大接缝除锈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机构轮罩;
所述左前驱动轮、所述左后驱动轮、左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2)设置在一行走机构轮罩内侧;
所述右前驱动轮、右后驱动轮、右驱动轮组链轮链条机构(11)设置在另一行走机构轮罩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21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声号控制装置及船舶声号控制系统
- 下一篇:水下打捞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