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排桩基‑承台‑挡墙组合支挡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4717.4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杨恒;赵迪;邱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27/1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排 桩基 挡墙 组合 结构设计 计算方法 | ||
1.单排桩基-承台-挡墙组合支挡结构设计计算方法,针对的支挡结构支撑基岩(5)和滑坡体(6),所述滑坡体(6)覆盖在基岩(5)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衡重式挡土墙(1)、抗滑锯齿(2)、承台(3)和单排桩基(4);
所述单排桩基(4)的底部埋入基岩(5)的内部,所述单排桩基(4)的顶部位于滑坡体(6)的内部;
所述承台(3)位于单排桩基(4)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承台(3)与单排桩基(4)进行刚性连接;所述承台(3)位于滑坡体(6)的内部;
所述抗滑锯齿(2)位于承台(3)的顶部;所述抗滑锯齿(2)与承台(3)进行刚性连接;
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位于抗滑锯齿(2)的顶部,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的底部与抗滑锯齿(2)相契合;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支撑滑坡体(6);
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与滑坡体(6)相接触的一侧为左侧,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的左侧设有一处平台,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和滑坡体(6)形成内凹结构;
所述组合支挡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衡重式挡土墙(1)的计算,包括:衡重式挡土墙(1)的自重和土压力;
1.1)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的自重为:
G挡=γ砼·V挡
式中:γ砼—挡土墙材料重度;
V挡—挡土墙体积;
1.2)所述衡重式挡土墙(1)的土压力:
其中:
式中:γ土—填土重度;
h—挡土墙高度;
Ka—主动土压力系数;
—填土内摩擦角;
ρ—墙背倾角,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β—墙背填土表面的倾角;
δ—墙背与土体之间的摩擦角;
2)承台(3)的外荷载和内力的计算;
所述承台(3)的外荷载包括竖向土压力和衡重式挡土墙(1)的自重;所述承台(3)的内力包括:剪力、弯矩、挠度和转角;
2.1)基本假定
梁的每一点挠度与地基变形相等,且两者之间没有缝隙存在;地基变形只与该点受力大小成正比,相邻地基不存在相互作用;弹性地基梁遵守平截面假定,结构在受力过程中,中性轴不发生偏转;
2.2)承台(3)的外荷载:
其中:
式中:Eay—竖向主动土压力;
Ea—步骤1.2)中求得的主动土压力;
G挡—步骤1.1)中求得的挡土墙自重;
L—承台长度;
2.3)承台(3)的内力的计算;
以固端作为边界将地基梁,即承台(3),分为三部分进行计算,第一段和第三段为一端自由一端固定的弹性地基梁;第二段为两端固定的弹性地基梁;
①悬臂段,即第一段和第三段
所述挠度y、转角θ、弯矩M、剪力Q:
其中:
克雷洛夫函数:
式中,L1—悬臂段长度;
k—地基系数;
EI—抗弯刚度;
β—引入的特征系数;
②中间段,即第二段
所述挠度y、转角θ、弯矩M、剪力Q:
其中:
克雷洛夫函数:
式中,L2—中间段长度;
x—距左端固定处的距离;
β—引入的特征系数;
3)单排桩基(4)的外荷载和内力的计算;
桩基受到的外荷载包括:滑坡力、水平土压力、上部荷载产生的弯矩;内力包括:剪力、弯矩、挠度、转角;
3.1)所述基本假定与步骤2.1)的基本假定相同;
3.2)单排桩基(4)的外荷载计算
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得到单排桩基(4)的外荷载q’;
3.3)单排桩基(4)的内力计算
所述单排桩基(4)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两部分进行计算;
①自由段
所述挠度y、转角θ、弯矩M、剪力Q:
其中:
克雷洛夫函数:
式中:H1—悬臂段与承台高度之和;
F—滑坡力作用于承台侧面的水平力F=q1×H承台;
H承台—承台高度;
EX—上部挡墙传递至承台顶面的水平力
M外—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弯矩;
β—引入的特征系数;
②锚固段,即自由段q’=0与F=0;
所述挠度y、转角θ、弯矩M、剪力Q:
M=M'φ1+E'xφ2+4β2EIy0φ3+4βEIθ0φ4
Q=βE'xφ1+4β3EIy0φ2+4β2EIθ0φ3-4βM'φ4
其中:
克雷洛夫函数:
式中:
H2—锚固段长度;
E′x—上部传递的水平荷载;
M'—上部传递的弯矩;
E′y—上部传递的竖向荷载;
β—引入的特征系数;
其中:E'x=Ex+F+q'×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47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塑料花
- 下一篇:一种广告艺术设计LED显示屏塑料外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