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镉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11319.2 申请日: 2016-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7501252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发明(设计)人: 徐兆超;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413/14 分类号: C07D413/14;C09K11/06;G01N21/64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代理人: 马驰
地址: 11602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离子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镉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镉离子荧光探针能够检测宽pH工作范围的镉离子检测。

背景技术

镉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毒害作用的重金属,会造成肾功能不全,钙代谢紊乱,增加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肾癌的发生率。镉广泛应用在工业和农业中,造成土壤和水域中的大量累积,被各种动植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富集而进入人体。尽管镉离子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是镉离子的致病机理依然不清楚。因此寻求快速、高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使其应用于医药、环境、食品等领域是十分必要的。荧光检测法方法简便,而且在灵敏度、选择性、响应时间以及生物应用等方面具有突出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大多数已报道的镉离子荧光探针主要是基于EDTA酰胺衍生物为配体或DPEA/DPA为配体的镉离子探针,通过与镉离子络合后发生荧光的淬灭或增强,或荧光发射波长的红移或蓝移来实现检测镉离子[(a)Gunnlaugsson,T.;Lee,T.C.;Parkesh,R.Org.Lett.2003,5,4065.(b)Yang,Y.-Y.;Cheng,T.-Y.;Zhu,W.-P.;Xu,Y.-F.;Qian,X.-H.Org.Lett.2011,13,264.(c)Taki,M.;Desaki,M.;Ojida,A.;Iyoshi,S.;Hirayama,T.;Hamachi,I.;Yamamoto,Y.J.Am.Chem.Soc.2008,130,12564.(d)Liu,Z.P.;Zhang,C.L.;He,W.J.;Yang,Z.H.;Gao,X.;Guo,Z.J.Chem.Commun.2010,46,6138.]。这些镉离子探针通常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以及快速的响应时间,但是对镉离子的结合选择性比较差,容易受到其他金属离子特别是同族金属锌和汞离子的干扰。为了对结合不利的目标分析物具有特异的结合选择性,受体最好能够对目标分析物具有区别于一般的结合模式。换句话说,受体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物变换构型来提高结合选择性,即变型受体。变型受体能够对竞争物种采取常见的结合构型,而针对目标分析物则会改变构型而采用最优结合模式,从而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专一识别。酰胺DPA是一种利用酰胺的互变异构作为变型因子来设计变型受体,在已报道的实例中对金属离子能够表现出专一的结合选择性。

镉在土壤以及动植物中的吸收和累计,以及镉离子对生物体的毒性,严重依赖于环境的pH。例如Bervoets等人对河蚊幼虫在不同pH条件下的镉吸收做了研究,发现在pH 5.5-9范围内,随着pH的增加镉的吸收也增加;而在pH 9-10范围内,随着pH的增加镉的吸收下降。很多的研究已经证明降低pH可以减小镉的毒性。沃登等人证实,镉在pH值为5的大肠杆菌中毒性比在pH为7中的要低很多。然而,已报道的镉离子探针只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检测镉离子。

本发明涉及的镉离子荧光探针使用酰胺DPA变型受体很好的解决了选择性和pH检测范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镉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探针对镉离子具有专一的结合选择性和荧光响应,探针中以4-氨基-7-硝基苯噁二唑为荧光团,酰胺DPA为受体,酰胺官能团的互变异构使得受体具有变型能力,即以亚胺酸的异构体结合镉离子,而以酰胺异构体的结构结合其他金属离子,表现为对镉离子的专一结合选择性。探针结合镉离子后荧光强度增强65倍;与其他金属离子特别是同族元素结合后没有明显的荧光变化,表现为对镉离子的专一荧光信号选择性,适用于较宽的pH检测范围(pH 4.5-11.5),且灵敏度较高,制备方法简单,适合放大合成和实际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镉离子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结构如下:

所述镉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中间体4-氨基-7-硝基苯噁二唑的合成:将4-氯-7-硝基苯噁二唑溶于甲醇,加入氨水得反应液,反应液在氮气保护下反应12-36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粗产物用硅胶柱分离,所得固体即为4-氨基-7-硝基苯噁二唑;

(2)中间体2-氯-N-(7-硝基苯噁二唑-4-)酰胺的合成:4-氨基-7-硝基苯噁二唑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溶于二氯甲烷中得溶液A,溶液A置于冰浴中搅拌,再将2-氯乙酰氯溶于二氯甲烷得溶液B,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室温下搅拌反应1-5小时,旋干反应液得粗产物,粗产物通过柱色谱分离,所得固体即为2-氯-N-(7-硝基苯噁二唑-4-)酰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1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