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列腺癌组织溯源CTC分型鉴定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7637.1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5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苏燕;吴诗扬;董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列腺癌 组织 溯源 ctc 鉴定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医学和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前列腺癌组织溯源CTC分型鉴定试剂盒。
背景技术
原发灶不明的肿瘤(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指在治疗前评估中,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肿瘤,但是经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不能确定其原发部位的肿瘤。早期播散,侵袭性强,转移方式不可预测是这类肿瘤的特征性表现。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约占癌症病人中的5-10%,病理来源腺癌占40%,未分化癌占40%,鳞癌占13%,其它类型的肿瘤占7%。由于病灶较小、部位隐匿或位于黏膜下等原因而不易发现;且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又较恶劣,较早发生转移,给临床医生带来了诊断和治疗方面非常大的难题。因为后续的治疗,不管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原发灶不同,治疗方式也会不同。转移灶虽然在别的器官上,但是它的生物学行为是和原发灶的基本相同的,所以治疗方法也要根据原发灶的不同而异。因此,确定原发病灶尤为重要,只有找到原发病灶,标本兼治,临床治愈率才能改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进入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目前认为CTCs可能是肿瘤转移的早期阶段。肿瘤细胞侵入到原发病灶的周围组织中,进入血液和淋巴管系统,形成CTCs,并转运到远端组织,再渗出,适应新的微环境,最终“播种”、“增殖”、“定植”、形成转移灶。肿瘤细胞在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上皮-间质转变(ETM,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除了细胞形态和移动性发生改变外,细胞基因表达谱特别是上皮、间质分子标志物及其转录因子的表达也发生改变,发生EMT的肿瘤细胞间黏附改变,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根据CTCs抗原标志物的差异,目前CTCs主要可分为上皮标志物阳性表型(简称上皮细胞型)、间质标志物阳性表型(简称间质细胞型)和上皮与间质混合表型(简称上皮-间质细胞型)等。不同类型CTCs具有不同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因此组织溯源CTC的分型和检测,对于原发灶不明的肿瘤患者原发病灶的确定、治疗方案设计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肿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主要措施是去除原发病灶及阻断和控制转移病灶,所以CUP的原发灶寻找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原发病灶不明确,往往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造成治疗效果不佳和病人预后不良。然而,目前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CT扫描、PET-CT检查和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等往往费时、费力,需要拉网式筛查,而其检测率仅有20-50%。因此,继续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的检测试剂盒以及检测方法,用于肿瘤原发灶的确定,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的前列腺癌组织溯源CTC分型鉴定试剂盒,用于判断患者原发病灶是否为前列腺癌。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列腺癌组织溯源CTC分型鉴定试剂盒,包括针对检测目标基因mRNA的捕获探针以及信号放大系统;所述目标基因包括有前列腺癌特异性基因、上皮细胞标志基因、和间质细胞标志基因,所述前列腺癌特异性基因选自PSA、PSMA、PSAP、NKX3.1、P501S中至少两种;所述上皮细胞标志基因选自EPCAM、CDH1、CK8、CK18中的至少两种;所述间质细胞标志基因选自SURVIVIN、VIMENTIN、AKT2、TWIST1中至少两种;所述信号放大系统包括末端修饰有荧光基团的扩增探针,或包括有扩增探针和末端修饰有荧光基团的标记探针,不同种类目标基因的荧光基团互不相同;其中,
所述扩增探针连接捕获探针与荧光基团,或连接捕获探针与标记探针,所述捕获探针连接目标基因mRNA与扩增探针,每条捕获探针从5’端到3’端的碱基组成依次为:与待检测的目标基因mRNA结合的特异性序列P1、间隔臂序列、P2序列,所述P2序列为不存在发夹结构、探针内部和探针间不形成二聚体、不存在错配,与P1、P4和目标基因mRNA之间均不存在特异性结合的序列,针对同一类别目标基因mRNA的捕获探针的P2序列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7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肺癌组织溯源CTC分型鉴定试剂盒
- 下一篇:肺癌早期筛查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