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色糖多孢菌胞内辅酶A和有机酸的提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93375.8 申请日: 2016-06-06
公开(公告)号: CN107459545B 公开(公告)日: 2020-09-08
发明(设计)人: 储炬;洪铭;黄明志;庄英萍;陈冲冲;牟翰;庄振栋;刘兆鹏;陈国枝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H19/207 分类号: C07H19/207;C07H1/08;C07C51/42;C07C59/19;C07C57/15;C07C55/10;C07C59/185;C07C59/245;C07C59/265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静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色 糖多孢菌胞内 辅酶 有机酸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红色糖多孢菌胞内辅酶A和有机酸的提取方法。本发明人通过对多种胞内代谢物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一种适合于红色糖多孢菌胞内辅酶A类物质和有机酸提取的方法,从而可为从代谢角度分析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的代谢特征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红色糖多孢菌胞内辅酶A和有机酸的高效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红色糖多孢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丝状细菌。它被用于生产一种广谱大环类抗生素,红霉素A。红霉素A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类似,它可作为对青霉素过敏病人的备用药。除此以外,红霉素还能用于合成一系列的衍生药物,这些衍生药物具有抗寄生虫、抗肿瘤、免疫抑制、消炎和肠胃疾病治疗等功能。由于红霉素A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人们对其生产菌株红色糖多孢菌进行了大量研究。

红霉素A分子由一个14元内酯环即6-脱氧红霉内酯B(dE-B)和2分子脱氧糖构成,其中6-脱氧红霉内酯B是由1分子丙酰辅酶A和6分子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合成的。由于红霉素的合成与辅酶A类物质直接相关,胞内辅酶A的检测对于研究红霉素合成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红霉素发酵过程是一个高耗氧的过程,而氧气的消耗在代谢过程中主要与TCA循环相关,通过对TCA循环过程中的代谢物即各种有机酸的分析和检测对于研究红霉素合成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红色糖多孢菌胞内代谢物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对于各种微生物的胞内代谢物的提取和测定进行了大量研究。Wentzel等人研究了天蓝色链霉菌在不同条件下胞内代谢物的浓度变化(Wentzel,A.等(2012),Intracellular Metabolite Pool Changes in Response toNutrient Depletion Induced Metabolic Switching in Streptomycescoelicolor.Metabolites 2,178-194);Villas-Boas等人对酿酒酵母胞内代谢物的分析测定进行了研究,找到了适合于酿酒酵母的胞内代谢物测定方法(Villas-Boas,S.G.等(2005),Mass spectrometry in metabolome analysis.Mass spectrometry reviews 24,613-646);Paczia等人对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胞内代谢物进行测定,并比较了它们之间胞内代谢物浓度的差异(Paczia,N.等(2012),Extensive exometabolomeanalysis reveals extended overflow metabolism in variousmicroorganisms.Microb Cell Fact 11)。通过对胞内代谢物的提取和分析,研究人员得到微生物代谢与产物合成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代谢改造和发酵优化等过程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虽然研究人员对于不同微生物的胞内代谢物提取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然而目前并没有对红色糖多孢菌胞内代谢物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报道。同时,由于红色糖多孢菌属于放线菌,其细胞直径小,细胞壁相对较厚,胞内代谢物的提取比较困难,用于其它微生物胞内代谢物提取的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红色糖多孢菌的胞内代谢物提取。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仍需探索对红色糖多孢菌胞内代谢物进行有效提取和分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红色糖多孢菌胞内辅酶A和有机酸的高效提取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从红色糖多孢菌胞内提取辅酶A类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采用液氮灭活的方法对红色糖多孢菌培养物进行灭活,获得经处理的细胞样品;

(2)采用液氮研磨提取的方法对步骤(1)的经处理的细胞样品进行提取,获得含有辅酶A类物质的胞内提取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3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