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4;6-三甲基苯-1;3;5-三胺以及N;N;N-三酰化产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0992.1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0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木华;李婷婷;罗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09/36 | 分类号: | C07C209/36;C07C211/50;C07C201/08;C07C205/06;C07C231/02;C07C233/62;C07C23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以及 三酰化 产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4,6‑三甲基苯‑1,3,5‑三胺以及N,N,N‑三酰化产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以具有结构式IV的均三甲苯为反应原料,在发烟硝酸和浓硫酸混合酸的条件下进行硝化反应,待所述硝化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得到结构式为III的1,3,5‑三甲基‑2,4,6‑三硝基苯;步骤2、将所得的1,3,5‑三甲基‑2,4,6‑三硝基苯与还原剂水合肼进行氢化反应,使硝基还原为氨基,纯化处理后得到结构式为II的2,4,6‑三甲基苯‑1,3,5‑三胺;步骤3、将所得的2,4,6‑三甲基苯‑1,3,5‑三胺与酰化试剂进行酰化反应,得到结构式为I的N,N,N‑三酰基‑2,4,6‑三甲基苯‑1,3,5‑三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和新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2,4,6-三甲基苯-1,3,5-三胺以及N,N,N-三酰化产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4,6-三甲基苯-1,3,5-三胺(CAS:4380-92-1)具有C3对称性的芳香三胺,在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例如,它是合成抗痉挛药物三甲基间苯三酚(CAS:4463-03-0)的重要前体[Amiment.Pharmacol.Therap.,2007,25,1115.];它可以用于构建结构新颖的含能化合物[Angew.Chem.Int.Ed.2012,51,9881-9885]。同时由于其三官能度胺基的反应活性,在超分子科学研究[Supramolecular Chemistry,2012,24,127-134.]和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的研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N,N,N-三酰基2,4,6-三甲基苯-1,3,5-三胺亦具有C3对称的分子结构,由于同一个苯环中六个取代基在空间上较为拥挤,使得酰胺基团与苯环不共面,因而形成了一定的组装体。宏观上,该类化合物显示了一些特殊的性能。例如,该类酰胺化合物具有高的熔点和高的热稳定性,本身为白色,因此作为一类高效的成核剂应用于等规聚丙烯的加工过程中[Macromol.Mater.Eng.2013,298,190–200;Macromol.Chem.Phys.2013,214,17-24]。该类化合物已用于构建超分子盘状液晶材料[Org.Lett.,2006,8,2221-2224.],以及树形大分子[Org.Lett.,2010,12,3148-3158.]和杯形主体化材料。可见,2,4,6-三甲基苯-1,3,5-三胺及其N,N,N-三酰基化产物性能优异,应用广泛。
但是,由于合成的难度,使得该类化合物价格昂贵,不能大量供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应领域的研究进程。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大量制备该类化合物。
2,4,6-三甲基苯-1,3,5-三胺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1)2,4,6-三硝基-1,3,5-三甲基苯的SnCl2还原[Chem.Ber.1985,118,4849-56;Supramolecular Chemistry,2012,24,127-134.];(2)2,4,6-三硝基-1,3,5-三甲基苯的催化氢化[J.Chem.Soc..PerkinTrans.2:1997,1445-1452.];和(3)金属催化均三溴苯的氨化[J.Org.Chem.2012,77,6653-6656]。在上述合成方法中,使用化学计量的SnCl2/HCl,Fe/AcOH等还原方法,产生大量的废料,不符合原子经济性[Trost,B.M.Science,1991,254,1471-1477.],使后处理困难[Anal.Chim.Phys.1854,42,186.];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催化氢化法,催化剂通常为贵金属Pd,Pt,Ru,Ni等,还原剂通常为化学计量的氢气,和硅烷,硼烷,NaBH4,铵盐,甲酸和水合肼等。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说,氢气和水合肼最佳,但是氢气易燃易爆,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水合肼由于便宜易得,反应副产物仅为氮气,同时又比氢气更安全,因此受到了工业界的高度重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0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铁粉还原甲苯渣生产邻氯苯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收邻氯苯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