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式硅片气体钝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0076.8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5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交;艾凡凡;韩培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世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硅片 气体 钝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光伏电池硅片表面钝化处理工艺中的一种可升降式气体钝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的石化燃料的大规模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清洁能源如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光伏发电的总量与传统的火力发电总量相比仍然非常小。与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影响光伏发电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电成本仍然比较高,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
目前在光伏领域使用最多的是硅基板太阳电池,硅基板太阳电池的发电效率是与硅基板表面能够吸收到的太阳光的多少直接相关的。由于硅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其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一般都在30%以上,因此,如何降低硅片表面的太阳光的反射率,让硅片表面尽可能多的吸收太阳光就成了提高硅基板太阳电池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的工艺中,最常采用的工艺是利用强酸对硅表面进行腐蚀从而在硅表面形成“蠕虫”结构来降低硅片表面的反射率,这种工艺成本较低但效果不是特别好,另外强酸也会带来安全生产上的问题;最近几年,反应离子刻蚀(RIE刻蚀)、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这种刻蚀方法形成的硅片绒面结构对光的反射率更低。为了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需要对表面制绒后的硅片进行有效的钝化,通过氧化法在硅表面形成二氧化硅薄膜,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工艺是采用臭氧气体进行硅片钝化,即,使用气体喷淋设备将反应气体喷到硅片表面对表面进行处理。目前的气体喷淋设备,在根据具体应用场合的硅片处理工艺线的电池片刻蚀机的具体规格安装调试后是固定的,当电池片刻蚀机状况发生变更,或者遇到其他情况需要对气体喷淋设备进行调整时就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气体喷淋设备进行调整的硅片表面钝化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工艺中的使用需求,满足太阳电池制造工艺中硅片钝化的工艺要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光伏电池硅片表面钝化处理工艺中一种可升降式硅片气体钝化处理装置,其可以根据不同的产线情况和工艺要求方便地调整钝化处理装置与硅片之间的距离。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升降式硅片气体钝化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支架,气缸,气体喷淋组件以及抽风装置,所述支架横跨太阳能电池片刻蚀机设置,所述支架的上横梁上固定设置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气体喷淋组件固定板固定,气体喷淋组件通过固定支架与气体喷淋组件固定板连接,升降导杆的一端与气体喷淋组件固定板固定,另一端与升降板固定,升降板设置于气缸固定板的上方,其上设置有多个缓冲器,气体喷淋组件至上横梁之间为密封空间,通过框架及与其安装固定的透明板构成,抽风装置设置于气体喷淋组件的下方,硅片传送滚轮设于两者之间。
优选的,所述气体喷淋组件包括壳体和进气孔,壳体内设置有气体匀流板,反应气体从进气孔经过气体匀流板后均匀地吹至下方的硅片表面。
再优选的,所述抽风装置设置为盒体状构造,在其上盖板的两侧部位设置有抽气缝,在左右侧板上设有多个抽气小孔,前侧或后侧设有出气孔,其通过管道与抽风设备相连。
本发明的可升降式硅片气体钝化处理装置,将气体喷淋组件与支架固定而不是直接固定在电池片刻蚀机上,并将气体喷淋组件通过固定板与设置在支架上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固定,通过气缸的升降来方便调节气体喷淋组件距离硅片的高度,从而优化硅片表面处理的工艺条件;在电池片刻蚀机改造和调整时,也非常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可升降式硅片气体钝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可升降式硅片气体钝化处理装置的气体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可升降式硅片气体钝化处理装置的抽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的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世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世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0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