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集束能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2673.8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芯聚电子科技研究所;陈胤辉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集束 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集束能武器,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极多的能量传给目标的武器,成为未来反恐怖、维和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背景技术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一些关键的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的进展,目前,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高超声速武器、粒子束武器等,新概念武器是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设计思想和新结构技术发展研制的,关键技术也不断突破,探索性强,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要达到技术成熟度高,需要循序渐进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产品新颖创新设计其具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极多的能量传给目标,使人感到恶心、头痛、视觉模糊、呼吸困难、五脏六腑剧痛无比丧失行动能力,甚至会导致血管破裂,直至死亡。是世界各国军方争相研制的新概念武器,本发明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一种脉冲集束能武器涉,由枪管、枪身、枪托、枪把组成,特征在于所述的枪身容纳固定装配有聚束部、加速部、微型核电池、储能部、红外激光指导器的空间及接纳装配所述枪管和所述枪托的结构,所述聚束部设置有至少一非导磁体间隔所容置至少一非晶体聚合物的套结构,所述套结构的外侧相对应端面设置具有至少一控制板,该至少一所述控制板一端面设置有至少一相端点的至少一控制电路,至少一所述控制板的一相端点与至少一所述非晶体聚合物所具有的相端点欧姆装配,至少一所述控制板的另一相端点与至少一所述的微型核电池固定装配,所述套结构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所述的加速部,至少一所述加速部内侧设置有至少一支撑筋、至少一主通道、至少一辅通道的结构,至少一所述主通道和所述辅通道的外侧通过至少一所述支撑筋与至少一所述加速部内侧固定装配的结构,及至少一所述加速部轴向一端部设置有至少一非导磁体环件,及远离至少一所述加速部轴向一端部的另一端部气密结构设置有至少一相线端点的至少一脉冲束发射器,该至少一所述脉冲束发射器的至少一相线端点与所述的枪托设置有至少一控制板一端面控制电路的至少一相端点欧姆装配,所述的枪管内孔、至少一所述非导磁体环件的内环、至少一所述主通道构成连续通道,远离至少一所述主通道的轴向内侧一端部的另一端部和至少一所述辅通道轴向一端部设置有至少一脉冲束发射器,远离至少一所述辅通道轴向一端部的另一端部与至少一所述主通道交汇的出口构成连通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枪托和所述的枪身之间设置有储能部的结构,所述储能部的结构容纳固定装配有至少一储能器的腔结构,至少一所述储能器设置有至少一相线端点与所述的枪托设置有至少一控制板一端面控制电路的至少一相端点通过金属导电线固定装配,所述的枪托容纳固定装配有至少一控制电路的控制板和至少一微型核电池的腔结构,至少一所述微型核电池相线端子与至少一所述控制板的相线端子固定装配。
进一步所述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枪把设置有至少一控制开关,及设置在枪身下方,至少一所述控制开关的相线端点与所述的枪托至少一所述控制板一端面的相线端子通过金属导电线固定装配。
进一步所述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枪身与所述枪管的结构处设置有至少一相线端子的红外激光指导器,至少一所述红外激光指导器的相线端子与所述的枪托至少一所述控制板一端面的相线端子通过金属导电线固定装配。
进一步所述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枪身控制板一端面的相线端子与枪托至少一所述控制板一端面的相线端子通过金属导电线固定装配。
进一步所述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非晶体聚合物是公材料制品,至少一所述非导磁体环件是公材料制品、所述的微型核电池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源所辐射出的β射线在半导体的内激发大量空穴对,从而在PN结两端产生β伏特效应的电势差提供恒流源,及涉及其它的部件是公材料制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涉及脉冲集束能武器,技术方案及其产品新颖创造设计应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设计思想和新结构技术、电理学等原理,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极多的能量传给目标的武器,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产品集成化设计出有新颖性或创造性的脉冲集束能武器,结构简单,有实用价值和投资价值,成为未来反恐怖、维和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透视图。
图2为图1本发明实施例侧透视图。
图3为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聚束部侧透视图。
图4为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聚束部透视图。
图5为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聚束部剖视图。
图6为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加速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芯聚电子科技研究所;陈胤辉,未经长乐芯聚电子科技研究所;陈胤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2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