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光掺杂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8721.6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6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瑞;石宇;林存生;高自良;李明;姜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052 | 分类号: | C07D491/052;C07D491/153;C07D513/1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光掺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1987年柯达邓青云博士报道了基于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二极管以来,近三十年间,成百上千的高效有机发光材料已经被研制,而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展也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荧光OLED,磷光OLED。第一代OLED主要采用传统的荧光材料,具有很好的器件稳定性。但是由于传统荧光材料只能利用单重态激子发光,其内量子效率最高只能达到25%。为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199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教授研制了第二代OLED材料—磷光材料。磷光材料由于可以同时利用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因此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达到100%,是荧光材料OLED的4倍。但是磷光材料价格昂贵、蓝光材料不稳定。器件效率衰减严重等因素,仍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吡啶并氧杂蒽基团中引入螺环基团,结合不对称的二芳胺结构,制备得到了具有合适HOMO及LUMO能级的化合物,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吡啶并氧杂蒽基团的引入使材料具有较低的LUMO能级,有利于电子传输,不对称三芳胺结构有利于空穴的传输,螺环基团的引入,使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刚性及空间扭曲性,增加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及成膜性,可作为蓝光掺杂材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从而完成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蓝光掺杂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吡啶并氧杂蒽基团的引入使材料具有较低的LUMO能级,有利于电子传输,不对称三芳胺结构有利于空穴的传输,螺环基团的引入,使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刚性及空间扭曲性,增加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及成膜性,可作为蓝光掺杂材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蓝光掺杂材料,具有式1所示分子结构:
其中,X为氧或硫或不存在;Ar1与Ar2可相同也可不同,选自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0-20的稠环芳烃基以及含有氮原子、氧原子和硫原子中的至少一种且碳原子数为4-20的芳族杂环基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蓝光掺杂材料,也就是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由于具有螺环基团及三芳胺结构的引入,提高了该蓝光掺杂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发光效率,大大提高了其光电特性,此外由于氧杂蒽基团为母核使得产品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可用于蓝光掺杂材料的制备。综合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蓝光掺杂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性能,成膜性好,且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将该蓝光掺杂材料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后,能够大大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还能够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X为氧或硫或不存在,相对应的结构分别为氧杂蒽、硫杂蒽和螺芴。
进一步,所述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为苯基、芳烷基、联苯基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所述芳基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
进一步,所述芳基为碳原子数为6-9的芳基。
进一步,所述芳基选自为苯基、苄基、联苯基、三苯甲基、对甲苯基、间乙苯基、邻乙苯基、3,5-二甲苯基、2,6-二异丙苯基、3,5-二正丙苯基、2,6-二正丁苯基、3,5-二异丁苯基、3,5-二叔丁苯基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稠环芳烃基选自萘基、蒽基、菲基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所述稠环芳烃基为碳原子数为10-16的稠环芳烃基。
更进一步,所述稠环芳烃基为碳原子数10-14的稠环芳烃基。
更进一步,所述稠环芳烃基为碳原子数为10-12的稠环芳烃基。
进一步,所述稠环芳烃基选自1-萘基或2-萘基。
进一步,所述Ar1与Ar2分别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一种
作为蓝光掺杂材料的实例,具体可以举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蓝光掺杂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便利,易于操作,且成本低廉,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此外,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蓝光掺杂材料纯度高,产率高,且在制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为常规原料,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8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制双滑槽地坎
- 下一篇:一种1,4-二氮杂环庚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