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空墙壁四栖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7216.8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曲兴田;吴江;叶益丰;杨立国;李桂伟;闫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2103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空 墙壁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水陆空墙壁四栖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多,如用来侦查、救援、特种作业等。常见的机器人有飞行机器人、爬壁机器人、地面行走机器人和水上行走机器人。但传统的飞行机器人续航时间短,侦查时隐蔽性差;爬壁机器人移动速度慢,越障能力差。对此专利201110322551.6公开了一种具有飞行和吸附两种功能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以四旋翼为主体,通过吸附装置使机器人拥有在墙壁表面栖息的能力,其吸附功率远小于飞行功率,针对固定目标侦测时间大幅增加。但其无法实现爬壁的功能,降低了机器人的灵活性。专利201510066785.7公开了一种飞行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除具有飞行和栖息于墙壁的功能外,还拥有爬壁功能,但其爬壁时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隐蔽性较差。专利200910079365.7公开了一种多旋翼腿轮式多功能空中机器人,该机器人拥有飞行和爬壁的能力,但其不具有栖息与墙壁的功能,同样其爬壁时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隐蔽性较差。专利201520649047.0公开了一种海陆空四轴双体交通工具,该机器人具有飞行、地面行走和水面行走的功能,但其水面行走和陆地行走时需要额外的电机,装置不够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机器人在进行相关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水陆空墙壁四栖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的水陆空墙壁四栖机器人包括有飞行系统、爬壁行走系统、吸附系统、支撑系统、漂浮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飞行系统为机器人的主体,吸附系统和支撑系统安装在飞行系统顶部,爬壁行走系统连接在飞行系统下部,漂浮系统安装在爬壁行走系统底部,控制系统控制飞行系统、爬壁行走系统、吸附系统、支撑系统和漂浮系统的工作实现对机器人的整体控制。
飞行系统包括有机架、可旋转电机组件、第一舵机、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和连杆,其中机架由两个纵向连杆、两个横向连杆、轴承座、底板和顶板组成,两横向连杆利用T型连接件连接在纵向连杆上,横向连杆的中间位置由连接座与底板连接,连接座由螺栓螺母固定在顶板上,底板与顶板之间由双头螺栓和螺母连接,轴承座竖直的固连在纵向连杆的两端,所述的可旋转电机组件为对称结构,设置有两组,可旋转电机组件靠两端的轴承安装在机架的轴承座中,可旋转电机组件由无刷电机、螺旋桨、电机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轴承组成,其中无刷电机、螺旋桨、电机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轴承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轴承内孔和第二连杆内孔过盈配合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机座的孔中,电机座另一侧的孔中连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同样连接有电机座,电机座另一侧孔中连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杆末端与轴承相连,螺旋桨安装在无刷电机上,无刷电机底部有螺纹孔,能够与电机座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无刷电机的轴线方向相同,第一舵机、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和连杆设有两组,第一舵机固定在底板下,第一摇杆一端固连在第一舵机上,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摇杆铰接,第二摇杆另一端固连在第三连接杆上。
纵向连杆和横向连杆的材质为碳纤维管;底板和顶板为碳纤维材料或轻质铝制成;T型连接件、连接座和轴承座材质为ABS材料,第一连接杆的材质为轻质铝,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材质为碳纤维管,电机座的材质为ABS材料,前述组件中ABS材料均能利用3D打印技术加工制造。
爬壁行走系统包括底盘、前轮、后轮、弹簧伸缩杆、圆形导轨、滑块、丝杠螺母、步进电机、第三舵机,圆形导轨设有四个,分别通过T型连接件固连在纵向连杆上,且四个圆形导轨保持竖直,四个圆形导轨上套有四个滑块,四个滑块连接在底盘上,底盘中间位置连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与步进电机相连,通过步进电机实现底盘的升降,步进电机穿透顶板固定在底板上,两后轮固定在底盘后方,后轮保持固定且始终保持与纵向连杆平行的方向,两弹簧伸缩杆连接在底盘前方,两弹簧伸缩杆另一端固定有第三舵机,第三舵机的方向竖直向上,两第三舵机另一端与两前轮相连,以控制前轮转动,两前轮外侧设有两个制动器,制动器缩回能够起到前轮锁死的作用。
支撑系统包括第二舵机、支撑杆、弯曲弹簧和滚轮,第二舵机固定在顶板上中间靠前位置,第二舵机头部连有支撑杆,支撑杆末端通过弯曲弹簧与滚轮相连。
吸附系统包括真空吸盘和真空泵,真空泵固定在底板下,真空泵与真空吸盘通过管路连接,真空吸盘利用螺母连接在顶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