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智能化装配特点的汽轮机通流间隙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5545.6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民;高彤;赵寒达;黄新涛;张念;于文靖;朱少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智能化 装配 特点 新型 汽轮机 通流 间隙 检测 方法 | ||
一种具有智能化装配特点的汽轮机通流间隙检测方法,涉及汽轮机间隙测量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轮机测通流的方法精度低,安全性差,测量过程复杂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对经过初步装配的汽轮机的各个部套贴上定位点,使用MaxSHOT摄影系统对步骤一中的贴点部套进行摄影,采集装配状态下定位点的位置信息,得到各个部套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将汽轮机的各部套进行拆分,对拆分的汽轮机各部套进行再次贴应用标点,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器扫描获得三维点云数据;将各部套的点云数据按照装配状态下定位点的位置信息进行装配,形成完整的点云装配体;测量步骤五中的点云装配体的间隙,获得实际通流间隙值。它用于测量汽轮机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间隙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三维扫描技术测量通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上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的,对于汽轮机轴向通流间隙采用直接测量的方式进行,比如用卡尺、塞尺等直接对目标位置进行测量读数。对于小型汽轮机径向通流间隙的测量是将转子落入汽轮机缸体内部,对于左右两侧的径向间隙的测量采用斜塞尺测量,而落入转子后的底部测量采用压胶带或压铅丝的方式进行。
根据现有设备和支撑方式进行工艺规程的编制,现阶段的小型汽轮机间隙的测量方法效率低下且测量精度不高。
随着我国军工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汽轮机间隙精准测量正在达到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对汽轮机的装配工艺和装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轮机装配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汽轮机的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它是衡量汽轮机好坏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而检测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汽轮机的装配精度,如何提高汽轮机检测精度将决定汽轮机装配精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汽轮机的性能,因此,提高汽轮机的装配精度并给出可行的精准的测量方法是新型汽轮机研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阶段我国汽轮机行业的检测方法相对落后,能否将先进的检测技术应用到整机装配中去将决定汽轮机制造水平。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等新一代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检测设备的测量范围、精度、柔性等性能日益提高,为小型汽轮机装配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小型汽轮机实现精准装配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轮机测通流的方法精度低,安全性差,测量过程复杂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化装配特点的汽轮机通流间隙检测方法。
一种具有智能化装配特点的汽轮机通流间隙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经过初步装配的汽轮机的各个部套贴上定位点,且每种形状的定位点对应一种部套,然后在已贴有定位点的各个部套之间贴上带有磁性的编码目标,用于图像关联;
步骤二、使用MaxSHOT摄影系统对步骤一中的贴点部套进行摄影,采集装配状态下定位点的位置信息,得到各个部套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
步骤三、将汽轮机的各部套进行拆分,对拆分的汽轮机各部套进行贴应用标点,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器对拆分状态下的汽轮机各部套进行数据点扫描获得三维点云数据;
步骤四、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对步骤三中扫描得到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用于去除体外弧点;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各部套的点云数据按照步骤二采集的装配状态下定位点的位置信息进行装配,形成完整的点云装配体;
步骤六、测量步骤五中的点云装配体的间隙,获得实际通流间隙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5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