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2803.5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柳伟;杜艳泽;秦波;高杭;张晓萍;董立廷;贝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16 | 分类号: | B01J29/16;C10G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裂化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总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含改性Y分子筛的硅铝载体30%~80%,活性金属20%~70%,其中活性金属以金属氧化物计;其中所述的改性Y分子筛在硅铝载体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13%,余量为无定形硅铝和/或氧化铝;其中所述的改性Y分子筛具有如下性质:晶胞常数为2.425~2.440;体相硅铝比为20~50,其中表层硅铝比50~120,表层硅铝比高于体相硅铝比10~80,其中所述的表层指分子筛外表面至内部10~200nm的厚度范围,氧化钠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0%,比表面积600~800m2/g,孔容0.40~0.70ml/g,红外酸含量0.1~0.8mmol/g,相对结晶度60%~9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金属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的第VIII族和/或第VIB族金属元素,第VIII族活性金属是Ni和/或Co,第VIB族活性金属是W和/或Mo,第VIII族活性金属含量为3%~15%,第VIB族活性金属含量为10%~40%,以金属氧化物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00~300m2/g,孔容为0.2~0.5mL/g。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Y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以NaY沸石为原粉在铵盐水溶液中进行铵盐离子交换;(2)对步骤(1)中得到的铵交换后的Y分子筛进行水热处理;(3)对步骤(2)水热处理后的Y分子筛酸脱铝处理;(4)对步骤(3)所得的Y分子筛快速干燥处理;(5)步骤(4)得到的Y分子筛与液态或气态的不饱和烯烃充分接触,然后在含氧气氛中进行积炭反应;(6)将步骤(5)得到的分子筛进行脱硅处理;(7)步骤(6)经脱硅处理后的Y分子筛经过滤、干燥后,进行烧炭处理,得到改性Y分子筛。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铵盐离子交换过程如下:以NaY沸石为原料在铵盐水溶液中,60~120℃下,交换1~3小时,交换次数为1~4次,得到交换后的NaY沸石,Na2O含量小于3.0%;其中NaY沸石原料的SiO2/Al2O3摩尔比为3~6,氧化钠质量百分含量6%~7%;铵盐是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醋酸铵或草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铵盐水溶液浓度0.3~6.0mol/L。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热处理过程是在自身水蒸气或通入水蒸气的条件下,水热处理条件为:温度为550~700℃,压力为0.01~0.5MPa,处理时间为1.0~6.0小时,水热处理次数为1~3次。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酸脱铝处理过程使用的无机酸或有机酸是硫酸、盐酸、硝酸、柠檬酸、草酸或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酸和/或有机酸的浓度以H+计为0.7~3mol/L,酸脱铝处理过程的液/固质量比为3:1~30:1,处理温度60~120℃,处理时间为0.5~3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快速干燥处理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1~60分钟。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不饱和烯烃是碳原子数为2~10的正构或异构烯烃、二烯烃;其中所述的烯烃与分子筛充分接触是指不饱和烯烃扩散进入分子筛内部;当使用气态不饱和烯烃时,气态不饱和烯烃与分子筛接触条件为:压力0.1~1.0MPa,接触时间0.1~2小时;当使用液态不饱和烃时,液态不饱和烯烃与分子筛接触条件为:压力0.1~1.0MPa,接触时间0.5~4小时,分子筛应完全浸渍于液态烯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28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