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镍铁矿的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1085.1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秦洁;刘功国;李占军;齐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B1/242;C22B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秦华云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矿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低品质含镍铁矿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含镍铁矿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镍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主要用于冶金行业,如生产不锈钢、特种钢、 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和耐热合金等。此外,在有色和特种合金、电镀等行业以 及国防制造工业等领域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镍。数据表明,大约60%的镍金属产量 来源于硫化镍矿,主要原因是硫化镍矿可通过选矿富集大幅度提高镍品位,减 少后期熔炼渣量,冶炼能耗较低,资源利用较好。然而,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 逐渐枯竭,氧化型镍矿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各方的重视。
世界上大多数已知或预期的镍矿储量都是红土型矿床,占全球镍资源的70% 左右。红土镍矿矿床通常是分不同的层次存在于地表以下0~40m的范围,根据 矿物的成分不同,可以分为褐铁矿层、过渡层和腐泥土层。
褐铁矿层主要矿物包括褐铁矿、针铁矿和铬铁矿,同时还伴生有蒙脱石、 石英和锰氧化物等。矿物成分变化趋势为:下部以针铁矿为主,上部以赤铁矿 为主,由上至下高岭石含量逐渐增加,石英含量逐渐减少;镍主要以晶格取代 铁的形式存在,镍含量较低。
过度型和腐泥型红土矿层均属于硅酸盐型红土矿,前者为低镁型,后者为 高镁型。过渡矿层位于褐铁矿层和腐泥矿层之间称为黏土带或绿脱石带,其特 点是主要矿物以绿脱石为主,并伴生有二氧化硅,同时含有少量针铁矿;镍主 要在绿脱石和硬锰矿中以不同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矿石成分特点是从上至下 SiO2含量不断降低,MgO含量稍微有所增加。而Ni、Fe、MgO和SiO2的总含量 介于褐铁矿层和腐泥矿层之间。
腐泥矿层埋藏较深,正好在基岩之上,主要为叶蛇纹石及蒙脱石,同时也 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磁铁矿等;含镍矿物主要为表生的硅镁镍矿,而镍则主 要以晶格取代镁的形式存在,矿石含镍量最高,是红土矿层中利用价值最高的 矿层。
不同矿层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红土镍矿矿层主要化学成分分析表(质量百分数,%)
不同矿床的红土镍矿含镍量不同,对应提取其中金属镍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目前,红土镍矿的传统冶炼工艺主要分为火法工艺、湿法工艺和火法-湿法联合 工艺。一般来讲,位于红土镍矿矿床下部的硅镁镍矿,含硅和镁较高,含铁量 较低,这样的矿石适合采用火法冶金工艺来处理,湿法工艺可以处理低镍品位 的红土镍矿,一般为红土镍矿的褐铁矿层和过渡层,该矿层的铁含量较高,硅 镁含量较低。
现行的镍铁生产是采用RKEF火法工艺,即回转窑直接还原-电炉熔分工艺, 原料为镍含量相对较高、铁含量相对较低的硅镁型红土镍矿(腐泥矿型)。红 土镍矿配加还原剂后在回转窑中还原焙烧,镍氧化物和铁氧化物被还原,还原 焙砂热装进入电炉,通过高温冶炼进行渣铁分离,镍进入铁水形成镍铁,镍品 位可达20%-60%;硅、镁等氧化物以及部分未还原的氧化亚铁则进入渣中,后期 可通过磁选将渣中的铁进一步回收利用。
火法处理硅镁型红土镍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成熟工艺,然而,在大 量的红土矿资源中,硅镁型红土镍矿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剩余大部分主要是镍 低、铁高的低品位含镍铁矿,如褐铁矿型红土矿,这些矿藏因为镍品位低而难 以利用,长期大量堆存,迫切需要开发出经济有效的利用途径,一方面缓解镍 铁资源的紧张的供求关系,另一方面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镍铁矿的利 用方法,让低品位的含镍矿产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社 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镍铁矿的利用方法,其方法如下:
A、将含镍铁矿晾晒至镍铁矿含水量14%~16%,然后将晾晒后的含镍铁矿破 碎至粒度≤5mm;破碎后的含镍铁矿与还原剂、粘结剂、添加剂按照质量比80~ 120:7~11:0.5~1.5:9~11混合搅拌,并将混合后的混合物料均匀进行造块处 理成混合球团;
B、对步骤A中的混合球团进行选择性预还原,控制反应温度为1000℃~ 1200℃,反应时间为0.5~2.0h;控制反应气氛为还原性气氛,气氛中O2浓度≤ 2.0%;混合球团选择性预还原后得到金属化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1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硬度耐磨铲斗的淬火工艺
- 下一篇:一种成型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