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420.6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淑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 | 分类号: | A61K36/906;A61P15/00;A61K33/26;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盆腔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发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 时发病,临床上以下腹疼痛、白带增多、月经失调、不孕、腰骶酸痛为主 要特征,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容易反复发作,难以 治愈,盆腔炎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腹膜炎、败血症,甚至中毒性休克,若 急性期未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的治愈难度更大,对 患者的危害性更强,其结果是带来长期慢性盆腔痛、不孕或宫外孕等一系 列家庭和社会问题,由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难度大,目前用于治疗慢性盆 腔炎的药物难于综合对慢性盆腔炎的特性进行针对性治疗,因此,现有的 药物对慢性盆腔炎的抑制作用较低,临床治疗效果不突出,广大慢性盆腔 炎患者仍较难摆脱慢性盆腔炎症的困扰。目前临床治疗以西药为主,但西 药副作用较大,因此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且起效快是研发者一致攻克的 难题。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研发了一种新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金银花10-50份、淫羊藿10-40份、红花10-50份、柴胡10-40份、 薄荷10-35份、益母草10-50份、百合10-50份、鱼腥草10-50份、石膏 10-45份、桃树皮10-45份、苍术10-40份、没药10-40份、五味子10-45 份、五加皮10-40份、细辛5-30份、黄连5-30份、赤芍10-40份、甘草 10-40份、丁公藤5-20份、赭石10-70份、山奈20-70份、小驳骨20-70 份、芫花15-60份、两头尖10-60份。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金银花15-45 份、淫羊藿15-38份、红花15-45份、柴胡15-38份、薄荷12-32份、益 母草15-45份、百合15-45份、鱼腥草15-45份、石膏15-40份、桃树皮 15-40份、苍术12-38份、没药12-38份、五味子15-40份、五加皮12-38 份、细辛10-25份、黄连10-25份、赤芍12-38份、甘草12-38份、丁公 藤7-18份、赭石15-65份、山奈25-65份、小驳骨25-65份、芫花20-55 份、两头尖15-55份。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金银花 20-40份、淫羊藿20-35份、红花20-40份、柴胡20-35份、薄荷15-30份、 益母草20-40份、百合20-40份、鱼腥草20-40份、石膏20-35份、桃树 皮20-35份、苍术15-35份、没药15-35份、五味子20-35份、五加皮15-35 份、细辛15-22份、黄连12-22份、赤芍15-35份、甘草15-35份、丁公 藤9-16份、赭石20-60份、山奈30-60份、小驳骨30-60份、芫花25-50 份、两头尖20-50份。
更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金银 花30份、淫羊藿28份、红花30份、柴胡28份、薄荷22份、益母草30 份、百合30份、鱼腥草30份、石膏28份、桃树皮28份、苍术22份、没 药22份、五味子28份、五加皮28份、细辛20份、黄连20份、赤芍28 份、甘草28份、丁公藤11-15份、赭石25-55份、山奈35-55份、小驳骨 35-55份、芫花30-55份、两头尖25-45份。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所述固体制剂为片 剂、胶囊剂、颗粒剂或丸剂;所述液体制剂为口服液。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银花、淫羊 藿、红花、柴胡、薄荷、益母草、百合、鱼腥草、石膏、桃树皮、苍术、 没药、五味子、五加皮、细辛、黄连份、赤芍、甘草、丁公藤、赭石、山 奈、小驳骨、芫花、两头尖。粉碎过筛,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混合均匀,制备成制剂。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重量份的中药,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平,未经李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