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素高分子结合体IFN-PMPC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9447.0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卫平;胡瑾;王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555 | 分类号: | C07K14/555;C07K14/56;C07K14/565;C07K14/57;C07K1/107;A61K38/21;A61K47/59;A61K47/58;A61P35/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素 高分子 结合 ifn pmpc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扰素高分子结合体IFN‑PMPC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蛋白质‑引发剂结合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CuCl、CuCl2、1,1,4,7,10,10‑六甲基三乙烯四胺在缓冲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所述蛋白质‑引发剂结合体为引发剂和蛋白共价连接得到的产物。实验证明,以本发明所制备的IFN‑PMPC结合体,产率高,纯化简单,位点特异性修饰,不存在免疫原性,能够较好地保留了体外生物活性,极大地改善了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分布,并且有效增强治疗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制备干扰素高分子结合体IFN-PMPC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蛋白质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显影、靶向治疗以及临床诊断等多个领域。单独使用蛋白质存在半衰期短、稳定性差等问题。将蛋白质与高分子相连制备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可以有效的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稳定性、药代动力学和治疗功效并降低其免疫原性。传统的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的合成方法是将预先制备好的高分子与蛋白质相连,往往存在着偶联位点不确定、效率低、产率差、产物难以分离、质量控制差、活性难以保持等诸多难题。
干扰素-α2(IFN-α2)是病毒复制和肿瘤细胞生长的强效抑制剂,已被成功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和癌症等疾病。但是,IFN经系统注射给药后循环半衰期非常短,需要频繁给药且在高浓度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从而导致一些毒副作用,同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用聚乙二醇(PEG)修饰IFN,是改善其药代动力学和提高其疗效的有效措施,被称为长效干扰素。然而,目前的PEG化干扰素存在如反应产率低、结合位点和偶联化学计量难以控制、生物活性严重降低等弊端。另外,PEG存在免疫原性,多次给药后,会产生PEG抗体,加速其在体内的清除,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因此,研发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的、没有免疫原性的位点特异性修饰方法对干扰素及其他药用蛋白质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如下1)或2):
1)所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质-引发剂结合体、高分子单体、CuCl、CuCl2、1,1,4,7,10,10-六甲基三乙烯四胺在缓冲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
所述蛋白质-引发剂结合体为引发剂和蛋白共价连接得到的产物;
所示的方法中聚合反应所用的缓冲液为pH值为7.4、浓度为10mM的PBS水溶液,具体配方为:2.684g Na2HPO4·12H2O、0.34g NaH2PO4·2H2O、8.19g NaCl溶解于1L水中得到的溶液。
2)所示的方法为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将高分子化合物和蛋白通过寡聚甘氨酸连接,得到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
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为通过高分子单体聚合得到。
上述两种方法中,
所述蛋白为干扰素,所述干扰素选自干扰素α或其融合蛋白、干扰素β或其融合蛋白、干扰素γ或其融合蛋白、干扰素λ或其融合蛋白;
或所述蛋白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干扰素α融合蛋白。
所述高分子单体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
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为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9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