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素高分子结合体IFN-PMPC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9447.0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卫平;胡瑾;王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555 | 分类号: | C07K14/555;C07K14/56;C07K14/565;C07K14/57;C07K1/107;A61K38/21;A61K47/59;A61K47/58;A61P35/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素 高分子 结合 ifn pmpc 制备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制备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质-引发剂结合体IFN-Br、高分子单体MPC、CuCl、CuCl2、1,1,4,7,10,10-六甲基三乙烯四胺在缓冲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IFN-PMPC;
所述蛋白质-引发剂结合体IFN-Br为通过转肽酶A酶催化在IFN-LPETGGH6的C-末端引入ATRP引发剂AEBM得到的产物;
所述AEBM的结构式为如下式1所示:
所述蛋白质-引发剂结合体IFN-Br、所述高分子单体MPC、所述CuCl、所述CuCl2和所述1,1,4,7,10,10-六甲基三乙烯四胺的摩尔比为1:2000:25:75:125;
所述PMPC为通过高分子单体MPC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所述IFN为干扰素,选自干扰素α、干扰素β、干扰素γ或干扰素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蛋白IFN-LPETGGH6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反应在低氧或者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
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是5分钟至24小时,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是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94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