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模探空火箭的远程控制发射与全程跟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721.0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项晓强;陈冉;许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龙路1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模 探空火箭 远程 控制 发射 全程 跟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模控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航模探空火箭的远程控 制发射与全程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航模探空火箭是一个仿真的火箭,随着航空爱好者的增多,航模探空 火箭也越来越受到喜爱和关注。同时为了探空火箭的安全发射和正常运行, 需要通过航模探空火箭来模拟并跟踪全程的运行轨迹,目前,没有适合的可 用于试验的航模探空火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航模探空火箭的远程控制发射与全程跟踪系 统,能控制并跟踪航模探空火箭的发射和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航模探空火箭的远程控制发射与全程跟踪系统,包括控制主机、 发动机、GPS跟踪设备、摄像头、遥控设备及显示屏;所述的控制主机的 输出端与所述的发动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分别与所述的GPS 跟踪设别及摄像头双向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发动机、GPS跟踪设备及 摄像头分别安装在航模探空火箭内,所述的遥控设备及显示屏分别与所述 的控制主机无线连接。
上述的航模探空火箭的远程控制发射与全程跟踪系统,其中,所述的 显示屏内设有存储装置,所述的存储装置与所述的控制主机无线连接。
本发明能用于控制航模探空火箭的发射和运行,对于火箭的发射和运 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航模探空火箭的远程控制发射与全程跟踪系统的连接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航模探空火箭的远程控制发射与全程跟踪系 统,包括控制主机1、发动机2、GPS跟踪设备3、摄像头4、遥控设备5 及显示屏6;所述的控制主机1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发动机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控制主机1分别与所述的GPS跟踪设别3及摄像头4双向连接;所 述的控制主机1、发动机2、GPS跟踪设备3及摄像头4分别安装在航模探 空火箭内,所述的遥控设备5及显示屏6分别与所述的控制主机1无线连 接。
所述的显示屏6内设有存储装置61,所述的存储装置61与所述的控 制主机1无线连接。
控制主机1控制发动机2的启动,用于控制航模探空火箭的发射,摄 像头4可全程记录发射和运行的情况,GPS跟踪设备3可跟踪航模探空火 箭的运行轨迹,并通过显示屏6远程显示,便于通过遥控设备5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首先由地面操作员启动地面控制计算机、遥控设备5和显示 屏6,建立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通讯方式可采用互联网、卫星网络 等方式;嵌入安装在航模探空火箭中的控制主机1采集航模探空火箭的高 度、GPS、惯性导航等数据,使GPS至少锁定4个卫星。以当前GPS的经 纬度作为惯性导航单元的初始值。然后操作员通过地面控制计算机的键盘 和人机界面,将航模探空火箭的运行方式控制在自动运行状态,使用遥控 设备5可手动控制航模探空火箭的运行方式和轨迹,并进入正常飞行状态。 在手动遥控的过程中,航模探空火箭的GPS不间断的记录下航模探空火箭 的飞行路径和姿态,同时通过摄像头4拍摄周边情况,并通过无线通讯的 方式将数据发送到地面控制计算机中。然后操作员可通过地面控制计算机 的键盘按键切换到自动导航状态,航模探空火箭的GPS跟踪设备3进入自 动跟踪导航模式。此时航模探空火箭监听地面站的指令,使航模探空火箭 保持在预定的飞行轨迹中,当接收到地面控制站给定的目标点之后,控制 主机1规划出适当的飞行轨迹并控制发动机2启动,并控制航模探空火箭 到达目标点。航模探空火箭到达目标点之后可进入悬停状态,等待地面站 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 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 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 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 下一篇:采用二级图形识别的无人机降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