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57939.8 | 申请日: | 2016-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斐;汪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空行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4D1/18;B64D41/00;B64D47/02;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逐渐应用于农业当中,在无人机上安装用于喷洒农药的喷洒装置,然后根据待喷洒区域(需要喷洒农药的农田)的位置以及大小为该无人机规划导航路线,再根据规划的导航路线在待喷洒区域上方飞行,通过喷洒装置为待喷洒区域中的农作物喷洒农药。然而,无人机上装设的水箱与油箱增加了无人机载重,在给农田喷洒农药过程中,能耗较大。另外,当水箱中农药用完或者油箱无油,则需要给无人机更换水箱或油箱,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它能为无人机持续提供农药与电能,使无人机能够长时间工作,且能耗小。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包括:无人机;地面供电装置与地面供液装置;及系缆,所述系缆包括供电电线与供液管路,所述供电电线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地面供电装置与所述无人机,所述供液管路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地面供液装置与所述无人机的喷洒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静电发生装置,所述系缆还包括静电电线,所述静电发生装置通过所述静电电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喷洒头,所述静电电线设于所述供液管路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缆包括用于形成所述供液管路的输送管,所述供电电线与所述静电电线均设于所述输送管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面供液装置包括储液箱体与泵体,所述储液箱体通过所述泵体连接至所述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进液端装设第一稳压阀,所述输送管的出液端装设第二稳压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工程车,所述地面供电装置、所述地面供液装置及所述静电发生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工程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缆包括光纤,所述光纤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控制器,所述地面控制器装设在所述工程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程车上设有收放线装置,所述收放线装置用于对所述系缆收卷或放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程车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有一个以上滑轮,所述系缆通过所述滑轮沿着所述伸缩杆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工程车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倾斜设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传感装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转动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工程车、所述第一伸缩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相连;所述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相对于所述工程车的位置偏移量,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上设有一个以上激光标线器,所述激光标线器用于在地面上形成激光标线。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1、上述的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地面供电装置、地面供液装置通过系缆给无人机持续提供电能与农药,无人机根据地面供电装置、地面供液装置所提供的电能与农药可较长时间为农田进行喷洒农药的工作。并无需在无人机上增加储液箱及储油箱,减轻无人机的载重,使得能耗大大降低。
2、供液管路中的液体包围住带有静电的静电电线,能避免静电电线将静电传输至喷洒头的过程中发生溢散现象。这样,静电发生装置将静电通过静电电线传输至喷洒头过程中的损失较小。喷洒头通过静电电线带有静电后,将使得喷洒出的液体带有静电。喷洒液体掉落在农田中的叶片上,由于具有静电便更容易被叶片所吸附,并在叶片表面上较好的沉降,能减少液滴飘散现象。
3、药液通过两次稳压,能保证喷洒头出口药液流量稳定,且不会因为药液流量多变造成系缆蛇形扰动,进而影响飞行姿态平衡。
4、工程车根据无人机移动相应移动,使得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区域增大。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在地面上产生的激光标线提供无人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减少操作员在操作植保无人机时由于视觉误差造成不必要的作业偏差。
5、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根据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高度相应伸缩调整,以尽可能减小对无人机的拉力,并适应于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当无人机停止喷药工作后,则分别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缩短存放至工程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空行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空行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