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6230.6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王爽;邱晶;刘晓东;黄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1/05;C22C3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颗粒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镍,近似银白色、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的金属元素,它能够高度磨光和抗腐 蚀。镍属于亲铁元素。主要用于合金(如镍钢和镍银)及用作催化剂(如拉内镍,尤指用作氢 化的催化剂),可用来制造货币等,镀在其他金属上可以防止生锈。主要用来制造不锈钢和 其他抗腐蚀合金,如镍钢、镍铬钢及各种有色金属合金,含镍成分较高的铜镍合金,就不易 腐蚀。也作加氢催化剂和用于陶瓷制品、特种化学器皿、电子线路、玻璃着绿色以及镍化合 物制备等等。镍基合金是指在650~1000℃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与一定的抗氧化腐蚀能力 等综合性能的一类合金。但是由于镍基复合材料中含有其他成分,降低了镍的含量,因为, 镍基复合材料容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复合材料的耐摩擦性能优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铜粉5~10%,硫化锌4 ~6%,石墨化碳4~6%,碳化硅1~6%,碘化银2~3%,二硅化钼5~8%,木质素磺酸钠10~15%, 羧甲基淀粉钠4~5%,其余为镍粉。
作为优选,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铜粉 7.5%,硫化锌5%,石墨化碳5%,碳化硅3.5%,碘化银2.5%,二硅化钼6.5%,木质素磺酸钠 12.5%,羧甲基淀粉钠4.5%,其余为镍粉。
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粉,硫化锌,石墨化碳,碳化硅,碘化银,二硅化钼,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淀粉 钠,镍粉混匀,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在600~7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3)烧结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400~1000℃,烧结压力为2~3MPa,保温时间为30~ 40min;
(4)降温冷却至15~30℃。
作为优选,步骤(3)烧结炉各段温度设置如下,预烧段400~500℃,烧结段900~ 1000℃,预冷段500~600℃。
作为优选,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有益效果
本发明复合材料的摩擦力为76.8~80.8N,摩擦系数为0.40~0.43,说明本发明具有良 好的耐摩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铜粉7.5%,硫化锌5%, 石墨化碳5%,碳化硅3.5%,碘化银2.5%,二硅化钼6.5%,木质素磺酸钠12.5%,羧甲基淀粉钠 4.5%,其余为镍粉。
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粉,硫化锌,石墨化碳,碳化硅,碘化银,二硅化钼,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淀粉 钠,镍粉混匀,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在65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3)烧结炉中烧结,烧结压力为2.5MPa,保温时间为35min;
(4)降温冷却至22.5℃。
步骤(3)烧结炉各段温度设置如下,预烧段450℃,烧结段950℃,预冷段550℃。
步骤(4)降温速率为1.5℃/min。
实施例2
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铜粉5%,硫化锌4%,石 墨化碳4%,碳化硅1%,碘化银2%,二硅化钼5%,木质素磺酸钠10%,羧甲基淀粉钠4%,其余为镍 粉。
碳化硅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粉,硫化锌,石墨化碳,碳化硅,碘化银,二硅化钼,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淀粉 钠,镍粉混匀,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在60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3)烧结炉中烧结,烧结压力为2MPa,保温时间为30min;
(4)降温冷却至15℃。
步骤(3)烧结炉各段温度设置如下,预烧段400℃,烧结段900℃,预冷段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6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