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表面缓蚀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8527.1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全;于印哲;李瑾;高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2/02 | 分类号: | C23C2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组装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表面缓蚀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将铜片经1#~6#号金相砂纸逐级打磨抛光,然后采用无水乙醇除油,再用去离子水洗净,备用;
2)将冲洗的铜片依次浸入2-甲基-3-丁炔-2-醇组装液和对甲苯磺酰叠氮组装液中,所述的两种组装溶液的组装溶剂均为乙醇,所述的2-甲基-3-丁炔-2-醇组装液的浓度为0.2~1.5mM;所述的对甲苯磺酰叠氮组装液的浓度为0.2~1.5mM;将铜在2-甲基-3-丁炔-2-醇的乙醇溶液中组装0.5~2h,然后在对甲苯磺酰叠氮的乙醇溶液中组装0.1~1h;
3)组装结束后,采用水冲洗、然后干燥,即得铜表面缓蚀组装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表面缓蚀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甲苯磺酰叠氮的浓度为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表面缓蚀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甲基-3-丁炔-2-醇的浓度为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表面缓蚀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在2-甲基-3-丁炔-2-醇的乙醇溶液中组装1h,然后在对甲苯磺酰叠氮的乙醇溶液中组装30min,水冲洗、干燥,即铜表面缓蚀组装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表面缓蚀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为纯铜、白铜、黄铜、或者青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5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洗工艺
- 下一篇:一种马口铁表面镀锡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