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翼式双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0683.3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飞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27/20;B64C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翼式双涵道 垂直 起降 飞行器 | ||
1.一种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机身(1)为飞翼式,从俯视角度看为等腰三角形;机身(1)上分布有1号涵道(2)和2号涵道(3),1号涵道(2)与2号涵道(3)关于机身(1)对称;1号涵道发动机(4)和2号涵道发动机(5)分别位于1号涵道(2)和2号涵道(3)的中央,并由连杆(22)固定; 1号涵道发动机(4)和2号涵道发动机(5)上分别安装有1号螺旋桨(7)和2号螺旋桨(8);后置发动机(6)位于机身(1)的尾部中央,后置发动机(6)上安装有后置螺旋桨(9);飞行器的1号水平尾翼(12),2号水平尾翼(13),3号水平尾翼(14),4号水平尾翼(15)分别位于机身(1)的尾部;飞行器的1号翼尖小翼(10)和2号翼尖小翼(11)分别位于机身(1)的左右两边,并向下弯曲;飞行器的垂直尾翼(16)位于机身(1)的尾部中间,位于机身(1)上部;支撑杆(19)位于机身(1)的前部中间,位于机身(1)下部;相机或光电传感器(20)位于机身(1)的前部中间,安装于机身(1)之下;后掠角(21)为飞行器机身(1)的后掠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机身(1)可折叠,1号折叠线(17)和2号折叠线(18)为机身折叠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1号涵道发动机(4)和2号涵道发动机(5)的安装方式为一台发动机向上安装或两台发动机上下对称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1号涵道发动机(4),2号涵道发动机(5)和后置发动机(6)为电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或涡轮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1号螺旋桨(7),2号螺旋桨(8)和后置螺旋桨(9)为两叶桨或3叶桨或5叶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19)可折叠,支撑杆(19)和向下弯曲的1号翼尖小翼(10),2号翼尖小翼(11)三点接地,支撑住机身(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19)和1号翼尖小翼(10),2号翼尖小翼(11)下可安装轮子,使其成为起落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当作为小型无人机,航模和玩具飞机时,可不使用支撑杆(19)和1号翼尖小翼(10),2号翼尖小翼(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双涵道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后掠角(21)的后掠角度不固定,可按需要设置,此处设置为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飞,未经张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06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