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516.0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夏昌;刘少克;陈宇峰;鲁亮;龙志强;林勇;傅大宝;林涛;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3 | 分类号: | F16F15/03;F16F6/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组合 装置 | ||
1.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悬浮柱和位于磁悬浮柱下方的隔振支座,所述磁悬浮柱由外磁柱和内磁柱以及磁流变支座组成,所述内磁柱不接触地套设于外磁柱中且底部置于磁流变支座内,上部结构固定于内磁柱顶部,所述上部结构内设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及磁流变支座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外磁柱及磁流变支座固定于隔振支座上,内磁柱及外磁柱上设有构成磁力线回路的磁体阵列,内磁柱受到磁流变支座阻尼作用,当外磁柱与内磁柱沿竖向错位时,内磁柱与外磁柱间对应产生与错位方向相反的磁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支座包括磁流变液、磁流变支座线圈和磁流变支座永磁体套环,所述套环下部开设有联通孔,所述磁流变液设置于外磁柱内的底部,所述内磁柱下端埋设于磁流变液内,内磁柱底部与外磁柱之间设有由永磁体制造的套环,所述套环外缠绕有磁流变支座线圈,套环下部设有联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柱由外磁柱壳和固定于外磁柱壳内的多组磁体阵列组成,每组阵列由永磁体及不导磁的间隔块交替排列,上下相邻永磁体磁场方向相反,左右相邻永磁体磁场方向相同;
所述内磁柱由永磁体及不导磁的间隔块交替排列,内磁柱的永磁体和左右相邻的外磁柱永磁体等高排列并且磁场方向一致,内磁柱间隔块和外磁柱间隔块等高排列;内磁柱、外磁柱的永磁体磁场均为水平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柱由外磁柱壳和固定于外磁柱壳内的多组磁体阵列组成,每组阵列由永磁体交替排列;
外磁柱的单侧竖直方向上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为:奇数序列为上下方向且相邻的方向相反,偶数序列为水平方向且上下相邻的永磁体方向相反;左右相邻永磁体磁场方向:奇数序列与相邻的方向相反,偶数序列与相邻的方向相同;
所述内磁柱由永磁体及不导磁的间隔块交替排列,内磁柱的永磁体和外磁柱偶数序列的永磁体等高排列,内磁柱间隔块和外磁柱奇数序列的永磁体等高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支座为磁悬浮隔振支座,外磁柱和磁流变支座分别固定于磁悬浮隔振支座衔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支座为滑移板隔振支座,外磁柱和磁流变支座分别固定于滑移板隔振支座上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柱与外磁柱之间设有轴承以保证所述内磁柱与外磁柱之间不接触且间距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5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