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束辐照制备低分子透明质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2524.0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琨;杨松山;温延奎;孙连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孚高能物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常银焕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束 辐照 制备 分子 透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子束辐照方法制备低分子透明质酸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玻璃酸,缩写(HA)。低分子量的HA则具有常规分子量的HA无法替代的生物活性优势,及高渗透性和易吸收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随着人们对透明质酸的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理功能的了解不断深入,制备提取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已研究开发生产了多种不同用途的HA产品。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药品、化妆品、保健品,以及眼科、骨科、皮肤科的临床医疗品。以动物组织为原料提取的HA,平均分子量(Mr)一般在10万-250万Da,通过微生物发酵培养的HA其平均分子量一般在100万-400万Da。一般将具有10万-400万平均分子量范围的HA,称作常规分子量的HA。低分子量HA(LMWHA)有抗肿瘤、促进创伤愈合、促进骨和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作用,具有潜在的医学应用前景。一般情况下,HA的平均分子量Mr愈大,其保水性和粘弹性愈好;Mr愈小,对水的通透性、在组织间的渗透性、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活性愈强。随着HA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常规分子量的HA性能已不能满足需求,促使研究者向获取、开发具有更高分子量和更低分子量HA的方向发展。低分子量的HA则具有常规分子量的HA无法替代的生物活性优势,及高渗透性和易吸收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目前低分子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制备技术:有化学降解法、酶解法、物理降解法,例如以下专利。
①纳米小分子透明质酸及其制备方法(公布号CN101507733B),其由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的工艺过程包括酸降解、酶降解。
②一种低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429255A),其由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的工艺过程中主要添加盐酸、氢氧化钠、乙醇。
③一种低分子透明质酸盐、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公布号CN103255187B),其由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的工艺过程包括:配制水溶液——透明质酸酶降解——加入无机盐并过滤——加乙醇或酮使透明质酸析出——有机溶剂脱水——真空干燥。
化学降解法主要缺点是:包括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采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化学试剂,反应过程复杂,给产品的纯化带来困难,会影响透明质酸品质,且不可避免的工业废水排放、环境污染问题。
酶解法的缺点包括:不易控制分子量的降解程度;酶的获取成本高;酶制剂产品的功能活性不稳定,导致后续工艺条件(温度、pH值等)需要反复调试,增加了生产难度;反应后的酶还要进行灭活处理和分离处理;产品批次之间理化性能不稳定。
物理降解法:包括加热、机械剪切力、紫外线、超声波等,产品稳定性普遍较低,分子量范围分布过大,获取平均分子量低于10000Da的产品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辐射法制备低分子透明质酸的新方法。以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为原料,经过工业高能电子加速器电子束辐照降解,降解后产物经溶解超滤,干燥后得到低分子透明质酸。本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分子量易于控制,性能稳定,污染少。所得产品在体内具有保水、调节渗透压、创伤愈合、阻止肿瘤入侵和调节细胞功能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附图1给出了本方法的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从市场选择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产品作为粗料,分子量10万~400万Da。使用工业高能电子加速器电子束辐照降解,射线能量5.0~10.0MeV,吸收剂量50~350KGy。该步骤使其平均分子量降至10000Da以下,包括符合本发明原理的其他辐照源如γ射线或X射线,然后进入后处理步骤,辐照降解后进行后处理的时间优选10天以内。
超滤:将获取的降解产物配制成5%-20%浓度的水溶液,使用低于平均分子量2000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提纯及浓缩处理,包括配制成其他浓度的水溶液。
制成干粉:把浓缩后的液体通过喷雾干燥机提取出低分子透明质酸干粉制剂。喷雾干燥机入口温度90至120摄氏度,出口温度50至60摄氏度。辐照降解后进行后处理的时间优选10天以内。
采用电子束辐照这一种纯物理手段,达到使透明质酸大分子降解,从而获得低分子透明质酸产品。与现有技术酶解法、化学降解法都需要添加多种酶制剂、化学试剂,经过多个复杂步骤,必然存在产品中酶制剂、化学制剂残留、化工废液排放问题。目前的其它物理降解方法产品稳定性普遍较低,分子量范围分布过大。本方法步骤简捷,产品纯度高,质量一致性好,完全不存在酶制剂、化学制剂残留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孚高能物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蓝孚高能物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