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942.6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郭齐红;张佩;杨永强;李超;林康;周权;祖金戈;汪连晖;张丽娇;孙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远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人驾驶飞机UAV简称无人机,它体积小、造价低、隐蔽性好,被用来执 行侦察、监视和电子干扰等任务,战果斐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略思想的改变,无 人机必将对未来军事行动产生重大影响,它将成为战场作战装备无人化的先驱与主力。因 此加强无人机的研究工作,对增强我国的军事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专利CN102183941公开了一种基于民用手机网络的超远程无人机控制系统,由机 载系统和地面系统构成;所述机载系统由通讯导航子系统和姿态控制子系统构成;所述通 讯导航子系统包括装有导航程序的第一单片机、导航模块、第一舵机控制模块、存储器模 块、第二单片机、第二舵机控制模块、手机模块、连接插座和传感器模块;所述存储器模 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双向连接;所述导航模块的输出端接第一单片 机的相应输入端,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相应输出端接第一舵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传感 器模块的输出端接第二单片机的相应输入端,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相应输出端接第二舵机控 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手机模块和连接插座分别与所述第二单片机双向连接;所述姿态控 制子系统包括第三单片机、第三舵机控制模块、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高度传感器、速 度传感器和连接插头;所述第三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连接插头 双向连接,所述高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接所述第三单片机的相应输入端; 所述地面系统包括计算机、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游戏控制器,所述计算机与第二无线 数据传输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游戏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所述计算机的相应输入端。但是,该 专利,目前人工遥控的主要方式是无线电遥控,然而无线电遥控的最长距离只有800m左 右;自主飞行不依赖地面控制,一切动作都可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航线自动完成。现代飞行 中可以将无线电遥控及自主飞行组合使用,可以规避各自的缺点,但是控制距离也只是在 5km以内。本发明公开的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距离不受距离的影响,存在网络的地方 就可以对无人机进行远程控制。本技术突破了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的技术瓶颈,为无人机 远程控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突破了无人机远程控制在距离上的极限,实现了 控制终端与无人机平台的彻底分离。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包括通过无线信号对 无人机进行控制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以太网与控制终端进行网络信号传输,所 述电子设备包括将网络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的第三转换模块,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将串口信 号传输给第四转换模块,所述第四转换模块将接收的串口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传输给数据 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对无人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给第一转换模块提供控制信号的操作手柄,所述第一转 换模块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转换成串口信号传输给第二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将串 口信号转换成网络信号通过以太网与第三转换模块进行信号传输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与操作手柄彼此进行信号传输的航线规划显示屏和云台 拍摄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ARM处理器及16位数模转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的数据延时≤200ms,总功耗≤10W,丢包率≤0.5‰。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越效果在于:本发明突破了无人机远程控制在距离上的极限,实 现了控制终端与无人机平台的彻底分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远距离控制。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距离不受距离的影响,存在网络的地方 就可以对无人机进行远程控制;
(2)控制精确。本发明中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的数据延时≤200ms,丢包率≤0.5‰, 为报纸无人机的安全及完美执行任务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公开的远程控制无人机方案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控制信号与图像的传输均保 持较高的可信度,对无人机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负压设备故障自动监测及修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设备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