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旋奥拉西坦晶型II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7237.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7/273 | 分类号: | C07D207/27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旋奥拉西坦晶型 ii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左旋奥拉西坦,具体涉及一种左旋奥拉西坦晶型II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左旋奥拉西坦,化学名为(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CAS号为62613-82-5)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促进脑代谢,通过血脑屏障对特异中枢神经道路有刺激作用,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能够改善智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而药物本身没有直接的血管活性,也没有中枢兴奋作用,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是一种持久的促进作用。
为有效将(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开发成药品,需要一种具有易于制造并且可接受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的固态形式,以促进其加工与流通储存。对于增强化合物的纯度和稳定性而言,结晶固体形态一般优于非晶型形态。目前公开的(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有I、II、III三种晶型,其中晶型I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CN102558013A公开了一种(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II及其制备方法,(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经过冰水顶洗过后结晶得到晶型II,该晶型在衍射角度2θ为10.669、13.25、13.847、14.198、16.729、17.934、18.746、18.816、20.273、20.413、21.431、21.617、21.663、23.38、24.324、24.415、26.069、26.107、27.901、28.621、28.925、29.449、29.484、31.702、36.516、37.685、39.721度处有衍射峰,依照该专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II手性纯度在98-99%左右,其中R异构体含量接近1%。为了满足医药工业的需要,需要开发一种制备更高纯度(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II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II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产品手性纯度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用有机溶剂将(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溶解,然后通过虹吸吸入毛细管当中,用蜡封住毛细管的一端,放置于温度为35~60℃,湿度为RH(%)为65%~80%的空气中进行挥发,制得(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II;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吡啶、正丙醇或仲丁醇。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II在衍射角度2θ为10.669、13.25、13.847、14.198、16.729、17.934、18.746、18.816、20.273、20.413、21.431、21.617、21.663、23.38、24.324、24.415、26.069、26.107、27.901、28.621、28.925、29.449、29.484、31.702、36.516、37.685、39.721度处有衍射峰,与CN102558013A披露的晶型一致。
本发明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培养(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单晶的路线,以毛细管法在特定的溶剂与温湿度的配合下,从而成功的制得了(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II,大大推动了(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晶型的科学研究及工业化生产。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收率与纯度,优选空气中挥发的温度为40~50℃,湿度为RH(%)为70%~75%。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纯度,本发明原料(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的纯度大于99.4%。
为了保证原料的纯度,上述(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可以由以下方法制得:
一种制备(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的方法,反应路线如下:
;具体步骤为:
(1)、先用DMF或DMSO将S-4-氯-3-羟基丁酸甲酯溶解,然后在0~60℃下加入叠氮化钠反应2~4小时得到中间体I,其中S-4-氯-3-羟基丁酸酯与叠氮化钠摩尔比为1:1~2;
(2)、用甲醇或四氢呋喃将中间体I溶解,以金属钯为催化剂与氢气进行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II,反应温度为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左旋奥拉西坦晶型I的方法
- 下一篇:皮带扣活动式BP机